鸿飞冥冥不可弋,当时肯入搜罗中。
暂往自为故人屈,竟归不与馀子同。
眇视富贵意谁识,大关名教功奚穷。
近来士气颇卑懦,舣舟祠下歌清风。
【注释】:
①鸿飞冥冥不可弋(yì):鸿雁飞行高远,难以射获。冥冥,高远貌。弋,古代一种用带绳的箭射取鸟兽的方法。
②肯入搜罗中:愿意被网罗捕捉。肯,愿意。
③自为故人屈:自己甘愿为旧交屈就。故人,旧友。自为,自己。
④竟归不与馀子同:竟然没有和其他人一起回来。终归,最终结果。余子,其他的人。
⑤眇视富贵意谁识:看破富贵荣华是徒劳无益的。眇视,看破。
⑥大关名教功奚穷:对于名教大义来说,功劳有多大也是有限的。关,关系。
⑦近来士气颇卑懦:最近士气很软弱、懦弱。近来,指近时以来。卑懦,软弱、懦弱。
⑧舣舟祠下歌清风:停船在先生祠下面,歌唱着清凉的风。舣,停泊。祠,祠堂。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作者胡寅,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曾知广州,后以言事被贬广东琼州(今广东海南岛)。这首《严先生祠》是他在谪居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严先生高尚品质的崇敬之情。
首句“鸿飞冥冥不可弋”,写大雁高飞直上,难以射得下来,比喻严先生品格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肯迎合权势者的意志。“当时肯入搜罗中”一句,进一步表明了严先生不为名利所动的高风亮节。严先生虽不愿迎合权贵,却仍关心国家大事,“暂往自为故人屈”,他因不忍见国事日非,便暂时屈身权贵,以求国家安定。这两句诗通过严先生与权贵的交往,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崇高品德。严先生虽然身处朝廷重臣之列,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国家的命运,时刻关注着朝政的得失,因此才敢于暂时屈身为故人效力。
第二句“竟归不与馀子同”,表现了严先生与一般权贵的不同之处。他虽然屈身为权贵效命,但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志向。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心为国家尽忠出力。这一句诗通过对严先生与权贵交往的描述,进一步表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第三句“眇视富贵意谁识”,表现了严先生对富贵荣华的淡漠态度。他对富贵荣华不屑一顾,认为这些都是徒劳无益的东西。这一句诗通过对严先生性格的描写,展现了他高洁的品质。
第四句“大关名教功奚穷”,表现了严先生对社会名教的贡献。他认为社会名教的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而他本人所做的贡献只是微不足道的。这一句诗通过对严先生与权贵交往的描述,表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
第五句“近来士气颇卑懦,舣舟祠下歌清风”,表现了严先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作者通过描绘当时的社会风貌,暗示了严先生所处的地位和处境。这一句诗通过对严先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忧虑。
最后一句“舣舟祠下歌清风”,表现了作者对严先生的敬仰之情。他在庙堂之上听到关于严先生的歌声,心生敬佩之情,于是停舟祠下,聆听清歌。这一句诗通过对作者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严先生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严先生与权贵交往的描述,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崇高品德;通过对严先生与权贵交往的描述,表现了他与一般权贵的区别;通过对严先生性格的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品质;通过对严先生与权贵交往的描述,表现了他对社会名教的贡献;通过对社会环境和严先生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他对社会的忧虑和不满;通过对作者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严先生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富有韵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