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翊春草香芊绵,柔毛食饱饮苦泉。
卧沙稀肋琼箸细,带霜小耳春茧圆。
扇尾一方移种类,风头万里摇腥膻。
吾生本无食肉相,不烦浼手愁烹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羊》。
第一句“扇尾羊”描绘了一只羊的形象。扇尾是羊角的形状,羊则是一种常见的动物。这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羊的喜爱和对羊角形状的独特见解。
第二句“冯翊春草香芊绵”,描述了春天草原上的景象。芊绵形容草木繁密,春草香气四溢。这一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草原画面,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三句“柔毛食饱饮苦泉”,描绘了一只羊在草地上吃草的情景。这句话中的“柔毛”形容羊的毛发柔软,“食饱饮苦泉”则暗示了这只羊享受着美食和甘泉。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羊的生活习性的了解。
第四句“卧沙稀肋琼箸细”,描述了一只羊躺在沙滩上的场景。这句诗中的“琼箸”可能指的是精美的餐具或工具,用来描述羊的形态和动作。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安静而优雅的画面,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羊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第五句“带霜小耳春茧圆”,描述了一只羊耳朵上带着霜冻,耳朵周围有一圈圆形的东西。这句诗中的“带霜”表示羊的耳朵上的霜冻,“小耳”则形容了羊的耳朵小巧可爱。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羊的细节描写和观察力。
第六句“扇尾一方移种类”,描述了一只羊的尾巴形状独特,像扇子一样。这句诗中的“一方”指一种类型或者特点,“移种类”则表明这个特征是独一无二的。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羊的特征的描述和赞美。
第七句“风头万里摇腥膻”,描述了一只羊在风中奔跑的样子。这句诗中的“风头”指羊的头部,“腥膻”表示羊身上的气味。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羊的行动和状态的描述。
第八句“吾生本无食肉相,不烦浼手愁烹煎”,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他生来没有吃肉的习惯,没有必要为烹饪羊肉而烦恼。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羊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动物的喜爱之情。作者通过对羊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和动作姿态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羊的喜爱和欣赏。同时,作者也通过诗句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即追求自然、和谐与宁静,而非物质享受和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