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稽古力,词苑久虚名。
聊远三台逼,非贪一佛荣。
乃身自本末,岂果有亏成。
不尽明时报,归来颂太平。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讯给事徐尚书自除知制诰归:“讯”在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对徐尚书的一封信或者某种形式的询问。”给事”是指官职,通常指的是宫廷中的侍从官。”徐尚书”则指的是徐某。”自除”表示自己任命或解除官职,”知制诰”则是宋代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起草诏书等文书。这里的“归”可能表示徐尚书返回朝廷。
书生稽古力,词苑久虚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识与名声的反思。”书生”是古代读书人的自称,”稽古”即研究古代文献、历史,”力”在这里可能指坚持或努力。”词苑”指的是文学创作的世界,”虚名”则是指名声并不如实际的成就那样响亮。
聊远三台逼,非贪一佛荣: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三台”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比喻高位或成功,”逼”可能意味着接近或达到。”非”表示否定,”一佛荣”可能是指追求单一的荣耀而非多个方面的发展。
乃身自本末,岂果有亏成: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总结。”乃身自本末”可能表示诗人认为应当关注事物的根本和本质,”岂果有亏成”则表达出诗人对于是否因为追求某些外在的荣誉而忽视了内在价值的思考。
不尽明时报,归来颂太平:最后的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当前和平状态的颂扬。”不尽明时报”可能表示诗人希望未来能够继续见证这样的好时光,“归来颂太平”则表明诗人回到朝廷后将向人们展示这种和平与繁荣。
译文
书信询问给事徐尚书自从他被任命为知制诰后回归朝廷的情况:
文人稽察古今的努力,但词坛已久失其名声。
只是追求高位而不贪图个人的荣耀。
我始终关注事物的根本和本质,不会为了一时的成就而牺牲长远的利益。
期待看到更多的美好,归来时将赞美国家的安宁与太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和名利的看法。他承认自己一直在努力研究古代文献,希望能够有所成就。然而,他也认识到自己在追求名誉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其他更重要的东西。诗人通过自己的反思和总结,表达了对于真正价值的认识和追求。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