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不济如此水,巨川有楫春万里。
空贻魏瓠拙用大,谁谓河广航一苇。

【注释】

维扬:即扬州。维扬之役:指北宋与金军在扬州城下进行的一场战役。浩堂:指苏轼的字。拨赐巨舟:指朝廷赐给苏轼大船。易小者:指苏轼将大船换成小船。

美哉:赞叹词。不济如此水:不能渡过如此宽阔的水,意谓渡江困难。巨川有楫春万里:大河上划船,春天可以行万里。巨川:大河,长江。楫:船桨。春:比喻时间漫长。

空贻魏瓠拙用大:白白留下无用的大船,魏瓠(lù)是古代一种没有实用的东西。魏瓠拙用大:喻指苏轼大材小用。谁谓河广航一苇:谁说黄河宽,可以用一根苇子作船啊,意思是说黄河虽然宽广,但也可以用一叶扁舟渡过。谁谓:谁说。

【赏析】

《维扬阻风》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于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被贬至汝州时所作。当时作者正乘船从京城开封赴扬州,途中遇到大风,被迫在此停留。

开头两句写“阻风”之事。“维扬之役”,指宋、金交战期间,苏轼随朝廷军队去扬州督战。“浩堂拨赐钜舟愿易小者”,苏轼因官阶高,得到皇上赏赐的特大船只;他见自己手下的船队太大,不便管理,便主动要求换成小船,以免指挥失当。“美哉不济如此水,巨川有楫春万里。”这是说,即使渡不了这汪洋大海,也要在春天里驾着大船航行万里。这里虽写了“不济”一事,却表现出豪迈乐观的精神。

中间四句写“阻风”中所见所思。“空贻魏瓠拙用大,谁谓河广航一苇。”魏瓠,即匏瓜,形状像葫芦而腹大口小,用来盛酒食,很笨拙。苏轼认为大船太笨了,无用;又觉得河虽宽,但可以用一根芦苇渡过。苏轼曾写过一首著名的咏月诗:“明月装饰了我的窗子,银光清冷照我如冰水,夜静无声只有风声和虫鸣,独对着孤寂月光思念亲人情。”这首咏月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团聚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