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迹清江上,悲歌惜岁穷。
孰能回白日,我欲问苍穹。
天地遗民老,山河霸业空。
清愁无着处,卷入酒杯中。

【注释】江上:指江边。清江:指长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沉江前,曾“临别,托遗于楚怀王曰:‘……余不忍为此态也。’有顷,王曰:‘……寡人虽愚,每事当之,若此其不违。”后人以“放迹”比喻辞官归隐。悲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沉江前作《离骚》,“乱曰”中有“……何不改此度,而文过其实!”的意思,后遂称悲愤的歌唱为悲歌。岁穷:岁暮,年终。白日:太阳。我欲问苍穹:语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吾令凤鸟飞腾,又闻子非助我者,安得尔乎?”故“我欲问苍穹”,即“我欲问天命”。天地遗民:指屈原。江流注东海,故称江水为“江流”。遗民:指屈原。霸业:霸主的事业,指楚国。无着处:没有归宿,无处可去。着:附着。这句是说诗人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了,没有出路,只得将忧愁带进酒杯中。

【赏析】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秋,时值战乱频仍,诗人避居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当时诗人已辞官归乡,生活困顿、忧愤交集,因而写下了这首诗。首联直陈其事:“江上,放迹清江上,悲歌惜岁穷。”“清江”指长江,“放迹”是辞官归隐之意。“悲歌”是抒发自己的感慨,“惜岁穷”是感叹岁月流逝。颔联写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和对前途的忧虑:“孰能回白日?我欲问苍苍。”意思是:谁能够扭转乾坤,让白日重现呢?我只有向苍天发问了。尾联写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力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天地遗民老,山河霸业空。清愁无着处,卷入酒杯中。”意思是:天地之间已经没有遗民心志,国家大业也已经付之一炬;我无家可归,只好借酒浇愁了。全诗语言朴实流畅,风格苍凉悲壮,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