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优游赋考槃,葛衣藜杖笋皮冠。
清溪一曲居常乐,红日三竿睡正安。
花外雨窗篘蚁酝,竹间风鼎瀹龙团。
到头浑是清闲福,笑引儿孙种合欢。

《赠乐安居士张彦载》

治世优游赋考槃,葛衣藜杖笋皮冠。清溪一曲居常乐,红日三竿睡正安。花外雨窗篘蚁酝,竹间风鼎瀹龙团。到头浑是清闲福,笑引儿孙种合欢。

注释: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穿着葛衣,拄着藜杖,戴着竹皮做的帽子。清幽的溪流中常常洋溢着快乐;红日在天边高高升起,睡得非常安详。花旁小窗下酿制着酒,竹丛中煮着茶,蒸腾着龙井香。到头来,全都是清闲的乐趣,笑着引导自己的孙子们种植合欢树。

赏析:

此诗以乐府古题“饮马长城窟行”为题,借乐安居士的隐居生活,抒写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两句,先写隐居生活,后言归隐缘由。“治世”,当指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诗人自述“赋考槃”,意即隐居不仕。“优游”,闲适、从容不迫的意思。“葛衣”、“藜杖”都是古代隐士所常用的装束,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衣着简朴,生活清苦。“笋皮冠”,即竹皮制成的帽子,这里指隐士的帽子。“考槃”,即《诗经·周南·卷耳》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这里的“考槃”就是采摘野菜,与隐居生活相吻合。“乐”,快乐。这句说自己穿着葛衣,拄着藜杖,戴着竹皮制的帽子,过着快乐而宁静的生活。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句,它概括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归隐原因。

颔联两句,进一步描绘隐居生活的惬意。“一曲”,指一条小溪,这里指隐居之处的小溪。“居常乐”,意思是说经常快乐,也就是经常过上这样恬静的生活。“红日三竿”,太阳升起了,这里指中午时分。“睡正安”,“安”,安稳的意思。这句说自己中午时分睡觉正安。“安”,安稳的意思。这里既写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神态,又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颈联两句,描写隐居生活中的乐趣。“篘”,过滤酒液。这是酿酒的工序。“瀹”是烹煮的意思。“龙团”,一种上等茶叶名。“瀹龙团”,烹煮龙井茶,这里指烹煮绿茶,因为绿茶比红茶更清淡,更符合隐居者的生活情趣。这两联主要描写了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其中既有山居之趣,又有水趣,还有品茶之趣。

尾联两句,点明归隐的原因。“清闲”,指清闲无事,没有烦心事。这是对自己隐居生活的一个总结。诗人认为,自己之所以隐居,是因为有“清闲福”。所谓“清闲福”,就是清闲无事,没有烦心事的福气。“笑”字,表现出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也是尾联的重点所在。诗人不仅把隐居看作是清闲福气的表现,而且还把归隐看作是一种幸福。诗人说:“儿孙种合欢。”意思是说,现在自己归隐了,就由孩子们去种合欢树吧。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子孙后代的期望和祝愿,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也是对诗人自己归隐生活的一个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具体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