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亲祝发已真休,孰肯将心忆故丘。
禅榻熏炉从早夜,云筇雨笠几春秋。
朝廷制下催归籍,罗刹江横去买舟。
公案参馀千七百,明年试罢复来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诗中的关键词包括:辞亲(告别亲人)、祝发(剃度为僧)、禅榻(和尚的卧室)、熏炉(供佛之用的香炉)、云筇(竹竿)、雨笠(雨披)、罗刹江(即珠江,流经广州)等。

让我们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张九龄在辞去家庭职务并剃度为僧后,已经真的不再思念故乡。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禅床上打坐,享受着宁静的时光。他还经常去寺庙里修行,与僧侣们交流佛法。同时,他也常常在雨天时撑着雨衣行走在雨中。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译文:

辞家已脱凡尘累,孰肯心忆旧山?
禅床烟起熏炉夜,筇杖松阴雨笠秋。
朝廷制诏催归籍,罗刹江横买棹舟。
公案参余千七百,明年试罢又游游。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出作者对佛教的热爱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的诗歌。通过描绘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达了他远离红尘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出家人生活的普遍看法和态度,以及对出家人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