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有诗便写,无酒重赊,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
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长安此时春梦热,多少豪杰,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
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比及眉未攒,腰已折,迟了也去官陶靖节!
诗句释义
1 三棒鼓声频: 描述了场景中频繁响起的鼓声,暗示一种节奏感或某种仪式。
- 关键词: 鼓声、三
-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描述一个醉酒的人和一个帮助他的童子。
- 关键词: 先生(可能指某人)、醉、童子
- 有诗便写,无酒重赊: 表达了诗人想要即兴作诗的愿望,但因为缺少酒而未能实现。
- 关键词: 诗、酒重赊(赊,即赊欠)
- 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 暗示着在自然之声中寻找灵感,并摒弃世俗杂念。
- 关键词: 山声野调、俗事
- 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 通过向天空借来松树间的月亮,来比喻自己与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 关键词: 青天、松间月
- 长安此时春梦热,多少豪杰: 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英雄的怀念。
- 关键词: 长安、春梦热、豪杰
- 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 形象地描绘了年老的状态,难以用黑色帽子遮掩。
- 关键词: 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
- 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 表示不愿轻易放弃当前的地位或职位。
- 关键词: 星般大县儿、庐山社
- 比及眉未攒,腰已折: 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 关键词: 眉未攒、腰已折
- 迟了也去官陶靖节: 最后以陶潜自比,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 陶靖节
译文
三棒鼓声频频响起,先生已醉,童子扶着他。有诗便写,无酒重赊。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长安此时春梦热,多少豪杰,明天镜中的头似雪,乌帽难遮。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比及眉未攒,腰已折,迟了也去官陶靖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首先,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繁忙的场景,接着通过“有诗便写,无酒重赊”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表达的情感。然后,诗人通过“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将自然界的美好与自己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诗人转向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如“长安此时春梦热”,暗示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多少豪杰”,则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敬仰。然而,诗人并未满足于这种怀旧之情,而是继续前行,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态度:“比及眉未攒,腰已折”。这里的“比及”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而“腰已折”则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迟了也去官陶靖节”,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在这里,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即使迟了也要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现实、追求理想的生活态度,这也是许多读者能够共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