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恣烂熳,无人救时屯。中原竟失鹿,沧海变飞尘。
我自揣何能,能存乱后身。遗芳藉远祖,阴理出先人。
俯仰意油然,此乐难拟伦。家无儋石储,心有天地春。
况对汝二子,岂复知吾贫。大儿愿如古人淳,小儿愿如古人真。
平生乃亲多苦辛,愿汝苦辛过乃亲。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
但期磊落忠信存,莫图苟且功名新。斯言殆可书诸绅。

【注释】

①干戈:战争的武器。恣烂熳:放纵,任意。时屯:乱世。中原:指中原地区。失鹿:指后汉献帝初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竟:终究。沧海:大海,比喻广阔的天地。变飞尘:变成飞尘。我自揣何能,能存乱后身:我自知没有能力保全乱后的生活。②遗芳:留下美好的香气。藉:依靠,依托。先人:指祖先。③俯仰:低头和抬头。油然:自然,自然而然的样子。④儋石:指贫瘠的土地。儋州古治在今海南岛儋县。春:春天的气息。⑤二子:两个儿子。⑥淳、真:古人的品德高尚者。⑦畎亩:田间地头,指隐居的地方。⑧济民:救济人民。⑨磊落:光明磊落。⑩苟且:只顾眼前利益。⑩斯言:这些话。书诸绅:写在衣领上。绅,衣服前胸和后背之间的一块布帛,用以象征衣带。

【赏析】

《训子》是一首以诗代文的家训,诗人借对子女的教诲,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全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的高尚情操,同时表现了诗人不慕荣利、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首联“干戈恣烂熳,无人救时屯。中原竟失鹿,沧海变飞尘。”写诗人身处乱世,无法为国效力,只能寄希望于子孙,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自己的志向,为国家出力。诗人用“干戈恣烂熳”来形容战争的混乱,用“无人救时屯”来表达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中原竟失鹿,沧海变飞尘”则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危机,用“竟失鹿”和“变飞尘”这两个形象的词语,描绘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

颔联“我自揣何能,能存乱后身。遗芳藉远祖,阴理出先人”是说诗人自己虽然不能为国家效力,但希望能够为后代留下好的名声,让后人继续传承下去。诗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先祖,也才能够对得起天下百姓。

颈联“俯仰意油然,此乐难拟伦。家无儋石储,心有天地春”则是说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他内心却充满了欢乐,这种快乐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他希望家人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也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

尾联“况对汝二子,岂复知吾贫。大儿愿如古人淳,小儿愿如古人真”则是对子女的期望。诗人希望他们能够像古代的贤人一样,有着高尚的品德和追求,而不是贪图享乐,忘记自己的责任。最后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声:“平生乃亲多苦辛,愿汝苦辛过乃亲。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为家庭付出更多,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家族的教育和期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忠诚,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家训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