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影参差俯急湍,悠悠斜日下西川。
舟师欲渡频回首,游子经年怯袂寒。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写作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再结合注释和相关语句来具体分析。
“松影参差俯急湍,悠悠斜日下西川”,松树的倒影参差不齐地映在急流之中,夕阳斜照,渐渐沉没于西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远望的景象。松影参差是说松树枝叶参差错落,俯视急湍,则指松枝倒挂,随风摇曳;悠悠斜日,即斜日,指太阳偏西,这里暗用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句意。
“舟师欲渡频回首,游子经年怯袂寒。”水路欲渡过江时,频频回顾;离家已一年,仍感衣衫寒冷。这句诗描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舟师欲渡指的是过江的意思,频回首是频频回顾的意思,游子经年是游子已经过了一年,怯袂寒是说衣服穿得少了,觉得冷,这是作者自比为离乡背井的游子。
【答案】
译文:
松影摇曳在急流中,夕阳西坠渐渐沉入西川。
水路欲度过江时,频频回头;离家一年有余,还怕衣袂受寒。
赏析:
此诗描写江上暮色中的景物。首句写松林,二句写流水,三句写江面,四句由江上过渡到江岸。前三联写景,末联抒情。“松影”与“急湍”“斜日”相映成趣,形成优美的画面。“舟师欲渡”与“游子经年”互文见义,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