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堂敞山麓,高栋傍岩起。
悠然坐清朝,南山落窗几。
以兹谢尘嚣,心逸忘事理。
古桂日浮香,长松时向媚。
弹琴送飞鸿,拄笏来爽气。
宁知采菊时,已解哦松意。
注释:
王叔明为陈惟允天香书屋图华堂敞山麓,高栋傍岩起。
悠然坐清朝,南山落窗几。
以兹谢尘嚣,心逸忘事理。
古桂日浮香,长松时向媚。
弹琴送飞鸿,拄笏来爽气。
宁知采菊时,已解哦松意。
译文:
华美的大厅宽敞明亮,背靠着山麓,高楼耸立。
悠闲地坐在清幽的房间里,可以看到山峦在窗户前落下。
以此感谢尘世的纷扰,心情轻松忘记了世俗的烦恼。
古老的桂花散发出阵阵香气,长长的松树也显得格外妩媚。
弹琴送走远去的鸿雁,拄着拐杖来感受清新的空气。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去采菊花,但已经懂得了松柏的寓意。
赏析:
这首诗是王叔明为陈惟允天香书屋图所作的序言。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读书环境,通过写诗人在书房里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句“华堂敞山麓,高栋傍岩起”描绘了一个宽阔明亮的大厅,背靠着山麓,高耸的建筑矗立在岩石之上。这一景象既展示了建筑的壮观,又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三句“悠然坐清朝,南山落窗几”,“以兹谢尘嚣,心逸忘事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独坐,是为了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烦忧,享受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后五句“古桂日浮香,长松时向媚”,“弹琴送飞鸿,拄笏来爽气”,则是诗人在书房中的具体活动和感受。他欣赏着古桂花飘散出的香气,欣赏着长松随风摇曳的姿态。同时,他也在弹琴送走飞鸿,拄着拐杖迎接清新的空气。这些活动都充满了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最后两句“宁知采菊时,已解哦松意”则是诗人的感慨和自省。他知道采菊的人可能并不知道松柏的寓意,但他自己却已经领悟了这个道理。这既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