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羊道德囿,爱此杏坛春。
碧溪落青嶂,绿树空红尘。
缅怀洙泗乐,千载意如新。
从容二三子,援琴咏天真。
诗句释义:
- 杏坛:在古代,“杏坛”常指孔子讲学的地方,因此这里特指孔子的讲学场所。
- 相羊道德囿:形容这个地方环境幽静、景色宜人。
- 爱此杏坛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以及春天里杏坛的美景所吸引。
- 碧溪落青嶂:形容溪流清澈见底,山峦翠绿。
- 绿树空红尘:描述树木茂盛、远离尘嚣的景象。
- 缅怀洙泗乐:指怀念洙水(洙河)和泗水(泗河)流域的古代文化与教育成就。
- 千载意如新:表示这种美好和教化的影响力历久弥新。
- 从容二三子:形容学者们在讲学时从容不迫的样子。
- 援琴咏天真:使用琴声来表达对纯真世界的向往和赞美。
译文:
在美丽的杏坛旁,我热爱这里的春天。清澈的溪流流淌,碧绿的山峰矗立。四周是郁郁葱葱的绿树,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我怀念洙水和泗水的古代文化与教育成就,这些影响至今仍然深远。学者们在讲学时都显得非常从容,他们拿起琴弹奏出美妙的声音,赞颂着那个纯净美好的世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学术圣地景象,诗人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表达了对教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杏坛”这一关键词,不仅指代孔子讲学的场所,还象征着知识和真理的传承。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人文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状态,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教化、倡导仁爱的价值观。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和深情吟咏,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旁骛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情趣,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