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园非圃亦非坰,寸地无多好力耕。
岂藉锄犁开旷荡,但除尘垢自和平。
云收月挂天长净,水止风恬浪不生。
寿域预营真得所,王家茧室可齐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与世无争的农田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非园非圃亦非坰”,意为这不是一个真正的花园或农田,也没有广阔的田野。这里的“非”字表明了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与现实的纷扰和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句“寸地无多好力耕”,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的特点,即虽然土地不多,但只要勤劳耕种,就能获得丰收。这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敬意,他们辛勤劳作,只为了一口食物。

第三句“岂藉锄犁开旷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理想生活的感受,他认为这种田园生活不需要借助于工具来开辟空间,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这里的“旷荡”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田园的广阔和空旷,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第四句“但除尘垢自和平”,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田园生活的美好。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和谐。这里的“自和平”表达了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安宁,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五句“云收月挂天长净”,描绘了天空的美丽景象,云彩渐渐散去,月亮高挂,使得天空显得更加明亮和洁净。这句诗也象征着理想的田园生活,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宁静致远。

第六句“水止风恬浪不生”,描绘了河流的景象,水流停止,风平浪静,一切都处于和谐的状态。这句诗也暗示了理想的田园生活,没有战争和争斗,只有和平与宁静。

最后两句“寿域预营真得所,王家茧室可齐名”,则表达了对这种理想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值得人们去追求。同时,他也认为这种理想生活与古代圣贤王羲之的“茧室”有相似之处,都是追求内心平和与和谐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