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溜声中送旧年,团圞笑语不成眠。
忽惊雷吼三更后,始悟春回半月前。
桃板欲题诗未稳,灯花频结兆开先。
明朝贺客无祗待,汲水煎茶当酒传。

诗句解读与赏析#### 第1句:檐溜声中送旧年,团圞笑语不成眠。

  • 檐溜声:指屋檐下滴水的声音。
  • 送旧年:告别旧的一年。
  • 团圞笑语:形容人们欢聚一堂,谈笑风生。
  • 不成眠:无法入睡。

第2句:忽惊雷吼三更后,始悟春回半月前。

  • 忽惊雷吼:突然听到雷声大作,好像有雷霆在怒吼。
  • 三更后:晚上三更,即子时之后。
  • 春回半月前:暗示春天已经提前到来。

第3句:桃板欲题诗未稳,灯花频结兆开先。

  • 桃板:古代一种占卜用的桃木板,常用于预测吉凶。
  • 题诗未稳:想要在桃板上题诗,但还未定稿。
  • 灯花频结:指灯芯上经常形成花状的结,象征吉祥。
  • 兆开先:预示吉祥的事情先兆已经出现。

第4句:明朝贺客无祗待,汲水煎茶当酒传。

  • 明朝贺客:明天有来祝贺的人。
  • 无祗待:没有准备迎接客人的意思。
  • 汲水煎茶:指用开水沏茶。
  • 当酒传:将这茶当作酒一样招待客人。

译文对照

  • 檐溜声中送旧年:在屋檐滴水声中送别旧年。
  • 团圞笑语不成眠:大家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却未能入眠。
  • 忽惊雷吼三更后:突然被雷声惊醒,感觉仿佛是在三更之后。
  • 始悟春回半月前:才意识到春天已经提前半个月来临了。
  • 桃板欲题诗未稳:想要在桃板上题字,但还不确定是否稳定。
  • 灯花频结兆开先:灯光下频繁地看到灯芯上的结,预示着吉兆已经出现。
  • 明朝贺客无祗待:明天有客人要来,我们却没有准备迎接他们。
  • 汲水煎茶当酒传:用开水沏茶作为招待客人的饮品。

这首《除夜》通过描绘除夕夜的各种细节和情感反应,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