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只在万山阿,每愧才疏藉琢磨。
昨日忽来明日去,会时常少别时多。
茶聊当酒匆匆话,诗为言怀细细哦。
折得梅花须寄我,不然携杖早相过。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来分析。解答此题,要借助课下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相逢只在万山阿”,意思是在群山环抱中与友人相遇。“万山阿”,是借“万山”指朋友相聚的地方,也是诗人与友相遇的地方。诗人以万山为喻,写出了与友人相逢的地点。
“每愧才疏藉琢磨”,意思是我常常自叹才能不足而需要不断磨练自己。“才疏”,即才能不高;“磨琢”,即雕琢。“藉琢磨”,即通过雕琢、磨练。诗人在这里用一个“常”字,表明作者对才华不自信的心境。“藉琢磨”,是说作者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才能。“每”,表频率副词。“惭愧,是谦虚的说法,意思是说:我常常感到自己的才能不足,因此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藉琢磨”是说,我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
“昨日忽来明日去,会时常少别时多”,意思是昨天忽然来到,明天就要离去。聚会的时间很少,离别的时候却很多。“昨”“明”点时间,表明作者与友人相见的时间不多。“忽来”说明作者与友人相会的时间短促,而“常少”则说明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时间很少,“多”突出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痛苦。“会时常少”“别时多”表现了作者与友人见面难的情况。作者写自己与友人相见的时间少,是因为自己与友人分别时的痛苦。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见之难。
“茶聊当酒匆匆话,诗为言怀细细哦”,意思是用茶代替酒,匆匆地交谈,用诗表达自己的心绪。“茶”,代指酒。“聊”,即勉强地、随便地。“哦”,即吟诵歌唱。诗人以酒易茶,以茶代酒,说明自己与友人相见时心情的沉重。用茶代替酒,匆匆交谈是表现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折得梅花须寄我,不然携杖早相过”,意思是我要折一枝梅花送给你,不然的话,我会拄着拐杖早早地来看你。“折”,指折取;“须”,“要”;“相过”,看望对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友谊,也流露出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答案】
次韵别黄山中
相逢只在万山阿,每愧才疏藉琢磨。
昨日忽来明日去,会时常少别时多。
茶聊当酒匆匆话,诗为言怀细细哦。
折得梅花须寄我,不然携杖早相过。
译文:
我们相逢的地方是在万山环抱之中,每次见到你我都感到很惭愧。
因为我才疏学浅,所以常常需要通过不断地雕炼才能。
昨天忽然来到,明天就要离去,聚会的时间很短促,离别的时候又很长。
喝茶不如饮酒那样能畅快交谈,用诗来表达我的思念和衷肠。
如果你还没有收到我寄给你的梅花,那可就太遗憾了,我一定会拄着拐杖早早地来看你的。
赏析:
《次韵别黄山中》作于元丰五年(1082)秋,是苏轼送别黄庭坚的一首七律。诗中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同时表达了彼此思念之意。
首联“相逢只在万山阿,每愧才疏藉琢磨”二句起势不凡,气势恢宏。首句写两人相逢之处,即万山环抱之地,次句点出“才疏”二字,表明两人相识甚晚,相见甚少。“才疏”二字既表明两人的交往不深,也表明二人都是饱学之士,相互切磋学问,共同进步。颔联写两人分别时情景,一“忽”字极富画面感,表现出相见时间短暂而别离时间长久,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颈联用典,写诗人送别黄庭坚时的心情,既写自己与友人相见之短,又写诗人与友人分别之苦。尾联写诗人送别黄庭坚时的情景。
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前四句先写两人相逢的地点和相见的次数,再写两人分别的情形及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后四句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