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不管人为客,笑向春风满意开。
忽忆寻芳年少事,梦魂曾绕故乡来。

【译文】

花枝不管人为客,笑向春风满意开。

忽忆寻芳年少事,梦魂曾绕故乡来。

【注释】

仇教授:仇兆鳌(1638—1704),字注野、莘野,号南园,江苏江宁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杜诗详注》、《杜诗纪事》等。西乡:指陕西西安一带,为唐时长安城之西部。道中:在旅途之中。言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二首:指此诗共两首。

【赏析】

此诗以写景起,由花枝的“笑向春风满意”而引发诗人的遐思。首联写花,次句写人;颔联写花与人的感情;颈联写花人感情的萌发与回忆。全诗意境明朗开朗,情调欢快愉悦,给人以美的感受和美的享受。诗中所写花枝,是作者眼中所见的春天的景色,也是作者所感的春天的气息。花枝不计较自己是否成为过路人,而是笑迎春风,欣然开放。这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首联“花枝不管人为客”,是全诗的关键,也是最精彩之处。这里用了一个“不管”字,既写出了花枝的任性和无拘无束,又表现了人的随遇而安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它既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写照,又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笑向春风满意开”一句,不仅写出了花枝的任性,还表现了花枝的生机勃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颔联“忽忆寻芳年少事”,“寻芳”即寻春赏花,这是唐代诗人常用的一个典故。唐代诗人王昌龄有诗云:“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意思是说长安城繁华热闹的景象已不复见,往日的文臣武将都已作古,只剩下一群王侯贵族在争权夺利。这里,仇兆鳌引王昌龄这首诗来说明作者为何突然想起年轻时的事情。实际上,这里的寻芳少年事,并非指王昌龄所说的那些事,而是泛指过去的美好时光。作者通过回忆,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这也表明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颈联“梦魂曾绕故乡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故乡,既是指作者出生地,也是指作者生活过的地区。作者通过梦魂回到故乡这一意象,表现了他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这也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对过去的留恋和怀念。

此诗通过对花枝的描写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同时,它也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对过去的留恋和怀念。这种情感是人之常情,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