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是孝义鸟,常栖孝义家。
堂檐白日暖,上下静无哗。
以此托躯羽,祸福审不差。
谁云知数历,俗士义之夸。

【注】“燕是孝义鸟”:指燕子以孝为先的习性。

【译文】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

燕子是孝顺的鸟,常常栖息在孝顺人家。

屋檐下阳光暖洋洋,上下静悄悄,没有喧嚣声。

因此它选择这里安身,祸福自然不会错。

谁说知道这些是宿命呢,世俗之人也认为值得夸耀。

【赏析】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是一首咏燕的诗。诗人借咏燕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现了自己的政治见解。

此诗前二句“燕是孝义鸟,常栖孝义家”,点出了燕子最擅长的是飞,而飞则需凭借翅膀,故称其为羽翼。“燕是孝义鸟”,这是从燕子的行为特点中得出的结论。燕子善于飞行,而飞行则需要借助于翅膀。因此,古人便将燕子称为“孝义之禽”。这实际上是诗人由燕的行为特点所引出的一种寓意,意即燕子最擅长的是飞,而飞则需凭借翅膀,因此,燕子便被人们誉为孝义之禽。诗人之所以用“常栖孝义家”,便是为了强调燕子的这种特性。

第三句“堂檐白日暖,上下静无哗”,则是对燕子栖息环境的具体描绘。诗人通过这一具体形象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燕子善于飞行、喜欢栖息的特点。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之情。

最后两句“以此托躯羽,祸福审不差”,诗人由上文的燕子行为特点和栖息环境,进而联想到人。他由此得出结论:因为燕子善于飞行,因此它的祸福自然不会错。

“谁云知数历,俗士义之夸”两句,诗人由燕的这一特点进一步联想到人的品行。他认为,虽然有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对于那些懂得道理的人来说,他们仍然会以此为骄傲。

这首诗通过对燕子这一生物的形象描绘,寓含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的看法。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法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他对于当时的社会现状表示出了深深的忧虑和失望。但同时,他也相信,只要能够坚持改革,就能够使国家重归稳定和发展的轨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