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将飞锡思匆匆,竟夕蒲团月影重。
剖破菊篱花雨散,心归莲社色身空。
栖禅石暖云生衲,载酒船香雪满篷。
简尽残经无字悟,觉来幡动不关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次韵寄梵天方丈古岩”:这是第一句,意思是我再次为梵天的方丈写下了一首诗。方丈是佛教中的和尚住所,这里指代僧人。”寄”表示赠送。
“方将飞锡思匆匆”:这里的”飞锡”是一种佛教仪式,即僧人在出家前需要到寺庙中进行的一种仪式,象征放下世俗的烦恼和牵挂。”思匆匆”意味着他正在思考如何表达他的思念之情。
“竟夕蒲团月影重”:蒲团是一种佛教徒坐禅用的垫子,这里用来比喻深夜。”竟夕”指的是整个夜晚,”重”表示重重叠叠。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整夜都在思考,直到月亮的影子变得又重又厚。
“剖破菊篱花雨散”:这里的”剖破菊篱”是一个形象的表达,形容他的内心像被剖开一样,感到痛苦和纠结。”花雨散”则是指花被雨水打湿后散落的样子,象征着事物的消散和结束。
“心归莲社色身空”:这里的”心归莲社”意味着他的心灵已经归于莲花社(即禅宗修行者聚集的地方,象征清静、无欲),而”色身空”则是指他的肉体虽然存在,但已经超脱了物质世界的限制。
“栖禅石暖云生衲”:这里的”栖禅石”是指他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修行,”石暖”形容环境温暖舒适。”云生衲”则是指周围的自然景色如云朵般飘渺不定,与他内心的修行相呼应。
“载酒船香雪满篷”:这句描述了他在船上饮酒的场景,”载酒船”意味着他乘坐着一艘船,”船香雪满篷”形容船上弥漫着酒香,外面的雪花飘落在船篷上。
“简尽残经无字悟”:这里的”简尽残经”意味着他已经把所读的所有经典书籍都已读完,”无字悟”则是指他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书籍,已经达到了一种无需文字就能理解的境界。
“觉来幡动不关风”:这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意思是当他醒来时,看到风中的幡旗在轻轻摆动,但他并不觉得那是风吹动的,而是因为他的心已经超越了世间万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内心情感和修行境界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和修行状态,展示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领悟。通过对月光下的蒲团、云生衲、雪满蓬等意象的运用,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内心宁静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充满了禅宗的意境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