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山人枕溪曲,尽日看山如不足。一朝木石真到眼,昔者寓言今实录。
何年老楠生长空山中,枯根入地蟠蛟龙。嵌窦玲珑削苍璧,宛如当年苏老之三峰。
浪啮沙沿岁时久,岂知竟落渔人手。渔人好饮君好奇,驼入君家博升斗。
君不见嗜石相国李与牛,不惜千金购罗搜。岂知山人奄有一丘壑,只费平原五督邮。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艺术的能力,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此题要求“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具体分析。
“木石山人枕溪曲,尽日看山如不足”,意思是:木石般质朴的山人枕着溪边的曲曲弯弯的流水,终日观赏那连绵不断的青山,却总觉得不够看。这里诗人用“尽日”一词来表现山人的痴心与执着,表达了他对青山的喜爱、依恋之情。这两句是第一联,从侧面描写了山人对自然的热爱。
“一朝木石真到眼,昔者寓言今实录。”,意思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眼前的山石竟是如此的真实,仿佛真的木石一般。这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石比喻成真实存在的东西,突出了山石的真实性。这两句是第二联,表现了山人发现了眼前山石的真面目,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何年老楠生长空山中,枯根入地蟠蛟龙”,意思是:何时老楠生长在深山之中,干枯的根部已经深深扎进了大地,好像蛟龙一样。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中的老楠之壮美。这两句是第三联,表现了山中老楠的壮观之美。
“浪啮沙沿岁时久,岂知竟落渔人手。”,意思是:岁月流逝,浪涛不断地冲刷着沙滩,时间已经很久了,谁能想到它竟然落入渔人的手中。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时间的无情和渔人对自然的认识。这两句是第四联,表现了时间流逝与渔人对自然的认识。
“君不见嗜石相国李与牛,不惜千金购罗搜。”意思是:你难道不知道李元亮爱石如命,不惜千金购买吗?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写李元亮对石的追求来衬托山人对山的爱怜。这两句是第五联,通过写李元亮的爱好来衬托山人对山的喜爱。
“岂知山人奄有一丘壑,只费平原五督邮。”意思是:哪知道山人拥有一丘一壑,只需付出平原五个县的赋税。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人的财富之多。这两句是第六联,表现了山人拥有的丰富资源。
【答案】
译文:
木石般质朴的山人枕着溪边的曲曲弯弯的流水,终日观赏那连绵不断的青山,却总觉得不够看。有一天,他突然发
现眼前的山石竟是如此的真实,仿佛真的木石一般。岁月流逝,浪涛不断地冲刷着沙滩,时间已经很久了,谁能想到它竟
然落入渔人的手中。你难道不知道李元亮爱石如命,不惜千金购买吗?哪知道山人拥有一丘一壑,只需付出平原五个县的赋税
。
赏析:
首联点题,以山人观山为线索;颔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颈联承接颔联,写山人在发现山石之后的喜悦之情;尾联承
写李元亮爱石如命的故事。全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