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娄衾不足,原宪数方贫。
笔冢名空在,文场事已泯。
行囊犹简牍,旅冢但荆榛。
听雨尝连榻,吟风更接茵。
玉山涵远润,金井漱馀津。
白首论交地,黄泉诀别辰。
分财悲鲍叔,投辖失陈遵。
北海谁求隐,东都罢对宾。
向来知己泪,沾洒满衣巾。
【注释】
黔娄衾不足,原宪数方贫。——黔娄(春秋时人)以布被为裳,孔子称之为“黔娄之妻有矣”。原宪(孔子弟子)贫穷,穷到只有一方土可以数,所以“数方贫”。
笔冢名空在,文场事已泯。——指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颜回死后,他的弟子将他葬于曲阜城北,立冢曰“陋巷”,故称“笔冢”。
行囊犹简牍,旅冢但荆榛。——颜氏的弟子将颜氏葬于曲阜城北之后,仍继续周游各国讲学,他们带着书简等物,四处游历、讲学。颜氏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安葬在曲阜城北,只留下一片荆榛丛生的坟地,没有墓碑。
听雨尝连榻,吟风更接茵。——颜氏的弟子们常常在墓前聆听自然之声。
玉山涵远润,金井漱馀津。——玉山是指华山,金井是曲阜的明堂遗址。颜氏的弟子们常在华山脚下的玉泉寺旁洗耳恭听。
白首论交地,黄泉诀别辰。——指颜回死时才四十一岁。他生前与子路讨论学问,死后两人在坟墓前的树下诀别。
分财悲鲍叔,投辖失陈遵。——鲍叔牙(春秋时人)曾推荐管仲,管仲贫困时,鲍叔牙给他饭吃;后来管仲富贵,鲍叔牙却分给他家财而辞官归隐;东汉初年,张堪(字季公)曾任渔阳太守(今北京怀柔),后因政见不合辞官。陈遵(字伯高)任司隶校尉,因得罪皇帝而免职。
北海谁求隐,东都罢对宾。——指汉末刘秀(字伯升)曾隐居于北海郡(今山东昌乐县西),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36年),曾召拜刘秀为太中大夫(掌管礼乐的谏议大夫)。刘秀曾对宾客说:“吾梦见我乘辇车从北门出,入南宫,见左辅、右弼、天庭、地府,并有百官侍立,我自思:‘我何德以堪此!’于是遂寤。”
向来知己泪,沾洒满衣巾。——《旧唐书》记载:李白少年时曾做过翰林侍书,唐玄宗诏他进京参加考试,他拒绝说:“臣姓不属宗盟,名未标帝籍,请回乡里。”唐玄宗赐他金帛及御酒,他不肯接受,就写了这首《拟古十二首》,诗中说:“昔君与我游,皆因荣遇故。今君独离索,云欲往蓬户。知君一屈节,意气尚相依。今日青云去,万里度关塞。人生各有命,贵贱不相逾。况乃君疏远,如我何处所。我身适无事,君去又无绪。愿君采葑菲,无为秋霜结。人生有所必果,君为岁寒松柏。”
【赏析】
《哭揭秘监三十四韵》:这首诗作于李白晚年,写他在流放途中经过曲阜时所作。诗人借古人之事抒写自己对生死、友情和命运的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