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运已成昔,名湖尚说秦。
避时端有意,把钓可无人。
若士居姚水,遗风似舜民。
地虽占越上,境实慕河滨。
已忝归渔业,何言托隐沦。
月浮孤艇夜,雨著短蓑春。
泊渚多依藻,窥汀或傍筠。
羽沈疑中饵,丝动讶拖鳞。
竭泽知难脱,殃池数已屯。
竞多声失厉,得隽语忘嗔。
獭怨诛求尽,龙嫌荡漾频。
腥风连巷陌,秽浪接沙尘。
水际呼儿急,墙头换酒新。
讴歌便野习,嗜好任天真。
行媲清狂客,名传放逐臣。
家临烟浦近,门对雪鸥驯。
钓渭心徒苦,兴周迹已陈。
子陵辞汉日,贺老别唐辰。
事业今如是,栖迟固足珍。
青云人既远,白首我还亲。
衰谢无知己,飘零偶问津。
但期连郡邑,岂料结比邻。
东主方悬榻,西风且钓缗。
扁舟如可具,同老此湖漘。
【解析】
此诗为袁可立的自咏之作。诗人在诗中以“秦湖”为中心,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
①履运已成昔(指已经过去),名湖尚说秦(名胜古迹)。②避时端有意(避世之意),把钓可无人(无人问津)。③若士居姚水,遗风似舜民(若士即袁可立,姚水为浙江余姚江,舜民指舜帝之民德)。④地虽占越上,境实慕河滨(越上是会稽山,河滨指黄河南岸)。⑤已忝归渔业(惭愧从事渔业),何言托隐沦(怎么可以谈隐居)。⑥月浮孤艇夜,雨著短蓑春(月夜、雨夜)。⑦泊渚多依藻,窥汀或傍筠(泊舟于水中的小洲上)。⑧羽沈疑中饵,丝动讶拖鳞(捕鱼时用鱼钩上的线牵动网具,使大鱼游到网中央)。⑨竭泽知难脱,殃池数已屯(竭尽湖水难以逃脱,池塘的水也泛滥成灾)。⑩竞多声失厉,得隽语忘嗔(竞争的人很多,声音就失去严厉,得胜的人就忘记发怒)。
译文:
履运已成往事,名胜还在说着秦朝的事。
避世有诚意,钓鱼无人来。
若士住在姚水边,遗风像舜帝的人民一样朴实。
虽然占有越上之地,但是羡慕黄河岸边。
已经愧对归渔业的身份,怎么能谈论隐居?
月光照孤舟之夜,雨点打湿短蓑的春天。
停船在小洲上,倚靠在水草边。
鱼被钩上的丝绳拖入网中,惊动了水面。
让鱼跳出深水很难,祸水淹没池塘多次发生。
竞争的人太多,声音失去严厉,得胜的人忘记发怒。
獭在水中抱怨捕杀太严,龙嫌水泛滥。
腥气连小巷里都闻得到,污秽波浪接沙滩和泥泞。
水边呼叫孩子要他急,墙头更换酒新。
歌唱都是乡野之乐,嗜好任其自然。
行为与清狂客相同,名声流传给放逐臣。
家门临近烟波浩渺的江,门前对着驯服的雪鸥。
钓渭之心徒自苦,周朝遗迹已经陈。
子陵辞别汉王朝,贺老告别唐朝辰。
事业如今这样艰难,隐居生活本值得珍惜。
青云之路人已经远去,白发之年我还亲近亲人。
衰老无知己,飘零偶尔问津。
只希望连接郡邑,没想到结邻比邻。
东家主正在悬挂帐篷,西风吹来钓丝纶。
扁舟如果可以备齐,我愿在此长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