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衣冠如向日,黑头兄弟亦还家。
重经白下桥边路,颇忆玄都观里花。
暮雨疏帘飞旧燕,暖风芳树哺慈鸦。
弓旌处处求岩穴,未许行吟玩物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的注释题,要求对“江右衣冠”等词组进行解释并分析其作用;赏析题则要求对全诗进行分析。

“江右”指江南地区。“衣冠”泛指仕宦者或读书人。这里指当地仕宦者。“向日”即从前,昔日。“黑头”指官运亨通。“兄弟”,泛指友人、同辈人。“亦”表示一种假设语气。“还家”,回家,归隐。“白下桥边路”,指金陵(今南京)的秦淮河上,有一座白鹭洲桥。“玄都观里花”,指唐玄宗曾于天宝年间(742—756)游览过长安城北的大雁塔下的玄都观,观赏那里的牡丹花。

“暮雨疏帘飞旧燕”,暮雨,傍晚的雨。疏帘,稀疏的帘子。燕子,春天的候鸟,常在屋檐下筑巢。“旧燕”,指前些日子从北方飞来栖息在此处的燕子。这里以燕子自比。“旧燕”与“飞”相对应,表现诗人思念故土之情。“飞旧燕”与“飞旧燕”相呼应,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

“暖风芳树哺慈鸦”,暖风,温暖的春风。芳树,盛开的鲜花。慈鸦,乌鸦。这里比喻诗人自己。“哺”,养育。“慈鸦”,喻指自己的妻子儿女,也暗指自己。这两句写诗人在暮春时节,看到庭院里飞来飞去的燕子和树上盛开的鲜花,想到远方的妻子儿女,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思念之情。

“弓旌处处求岩穴”,这里用《周易》中的“弓旌”代称贤能之士,用“岩穴”代称隐居之所。“弓旌”,古代用作官员车盖的装饰物,此处借指贤才。“求岩穴”,寻求隐居之处。“处”与“求”相对应,表现诗人渴望隐居的心情。“未许行吟玩物华”,意思是说,我还没有找到可以隐居的地方。这里的“玩物华”指赏玩世间美好之物,即“物华”。这两句写诗人因没有找到隐居之地而感到遗憾。

【答案】

江右:指江南地区。“衣冠”泛指仕宦者或读书人。“江右”一词中,既指江南地区的人士士族,又含有此地为江东之意,暗示了诗人当时所在的地域。向日:从前,昔日。“黑头”指官运亨通。“兄弟”,泛指友人、同辈人。“亦”表示一种假设语气。“还家”,回家,归隐。“白下桥边路”,指金陵(今南京)的秦淮河上,有一座白鹭洲桥。“玄都观里花”,指唐玄宗曾于天宝年间(742—756)游览过长安城北的大雁塔下的玄都观,观赏那里的牡丹花。

暮雨疏帘飞旧燕,暮雨:傍晚的雨。疏帘:稀疏的帘子。“飞旧燕”,即“落旧燕”,“旧燕”与“飞”相对应,表现诗人思念故土之情。“旧燕”也暗指自己。“飞旧燕”与“飞旧燕”相呼应,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

暖风芳树哺慈鸦,暖风:温暖的春风。芳树:盛开的鲜花。慈鸦:乌鸦。这里比喻诗人自己。“哺”,养育。“慈鸦”,喻指自己的妻子儿女,也暗指自己。这两句写诗人在暮春时节,看到庭院里飞来飞去的燕子和树上盛开的鲜花,想到远方的妻子儿女,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思念之情。

弓旌处处求岩穴,弓旌:古代用作官员车盖的装饰物,此处借指贤才。“求岩穴”,寻求隐居之处。“处”与“求”相对应,表现诗人渴望隐居的心情。“未许行吟玩物华”,“许”可,允许的意思。“行吟”,“行吟泽畔”的简称,意为边走边吟咏。“玩物华”,即欣赏世间美好之物。“玩物华”,指赏玩世间美丽事物,即所谓“物华”。这两句写诗人因没有找到隐居之地而感到遗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