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生,小书生,二书生坏了中书省。不言不语张左丞,铺眉扇眼董参政,也待学魏徵一般俸请。
【注释】
无名状 —— 指没有功名。
老书生 —— 年岁已高而仍以读书为业的士人。
小书生 —— 年纪尚幼而读书的人。
二书生坏了中书省 —— 指两个年轻士人破坏了中书省(唐代官署名,负责起草诏命)。
不言不语张左丞,铺眉扇眼董参政 —— 指唐玄宗时期有名的谏臣张嘉贞和董晋。
也待学魏徵一般俸请 —— 意思是说,他们也想学习唐太宗时著名的大臣魏徵,魏徵曾当过中书令、侍中、尚书右仆射等官职,但因直言劝谏而被罢免,所以后来他要求朝廷给他优厚的待遇。
【赏析】:
这首杂言诗,用典较多,每句都含有典故。前六句写两书生,后两句点出主题“也待学魏征”。
首句“无名状”,是说两位书生都是无名之辈,无官职,无地位,只能以读书谋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引子。
次句“老书生”三字,是说这两个读书人年纪已经老了。
第三句“小书生”,则是指这两个年轻人。“老与小”相对,突出了两人的身份差异。“小书生”三字,又进一步描绘出了他们的形象:“老书生”“少书生”,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饱读诗书、风神潇洒的读书人形象;“老书生”、“小书生”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位风华正茂而又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的读书人形象。
第四句中的“二书生坏了中书省”,指的是这两位读书人破坏了中书省。中书省是唐朝最高行政机构,由宰相主持。这里用一“坏”字,既写出了他们的胆大妄为,也表现出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第五句“不言不语张左丞,铺眉扇眼董参政”是说两位书生的举止神态。“张左丞”和“董参政”都是唐代著名谏臣的名字,“左丞”指张嘉贞,“参政”指董晋。“不言不语”四字,既写出了他们的沉默寡言,也表明了他们并不打算说话,更不愿开口。同时,还暗示了他们可能怀有某种心事。“铺眉扇眼”四字,既写出了他们的眉头皱起,目光炯炯,又显示出了他们满腹牢骚,愤愤不平的精神状态。
最后两句“也待学魏征一般俸请”,是这首诗的主题所在,也是对两位书生的讥讽。魏征是唐太宗时期的名相,以直言进谏著称,曾被罢相,但后来又恢复了相位。这句诗的意思是:你们也想像魏征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吗?然而在唐代中书省里做官却很难得到重用。因此,这两句话是对两位书生的讥讽,同时也是对他们自己处境的嘲讽。
这首诗通过描述两位年轻的读书人破坏中书省这一事件来揭露当时的官场腐败现象。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正直之士的同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