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形雨笠烟蓑,知心牧唱樵歌。明月清风共我,闲人三个,从他今古消磨。
【注释】
忘形:忘却自我。雨笠烟蓑:雨中戴斗笠,身披蓑衣,形容渔父不畏风雨。知心:彼此心意相投。牧唱:牧人吹笛。樵歌:樵夫唱歌。明月清风:指美好的自然风光。共我:与我一起。闲人:悠闲的人。从他今古消磨:随他古今变迁。“消磨”意为消蚀、消融、消逝。
【译文】
忘却了自身的形象,像渔翁那样顶着雨帽和披着烟蓑,与世无争。彼此心意相通的牧人吹起笛子,樵夫唱起山歌。明月清风与我相伴,悠闲自在。那些闲散之人啊,让他们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吧。
【赏析】
此曲描写渔父生活的乐趣,表现了渔父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和恬淡的情怀。全曲语言质朴,意境高远,风格清新。
开头两句“忘形雨笠烟蓑,知心牧唱樵歌”,写渔父在野外劳作,不顾风雨,披蓑戴笠,与大自然相亲相依。“忘形”,即忘记形体,形容不拘形迹;“雨笠烟蓑”,是说渔父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不怕风雨。“知心”,指彼此情意相通;“牧唱樵歌”,是说牧人吹笛、樵夫唱山歌。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渔父在野外劳作的画面。
诗人以“明月清风共我,闲人三个,从他今古消磨。”三句,进一步描绘了渔父的生活情趣。在这里,“明月清风”既是自然景观,又象征着渔父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共我”,即与我共同享受;“闲人三个”,是说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从他今古消磨”,意思是任凭时光怎样流转,也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这几句描绘了渔父与明月清风为伴,与闲人共度时光的情景。
最后一句“从他今古消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之情。它既肯定了渔父这种生活态度的正确性,又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永恒价值。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