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守睢阳当豹关,江淮赖此得全安。
至今青史虽零落,犹障窗风一面寒。

【注释】睢阳:指唐朝末年安史之乱时坚守睢阳的张巡。张巡传:指的是《张中丞传》一书。坐守睢阳:即驻守在睢阳(今河南商丘)抵御叛军入侵。豹关:指睢阳城北的关隘,为军事要地。江淮:泛指长江、淮河一带,这里指当时的政治中心所在之地。青史:史书。零落:凋残,衰败。障窗风:遮挡窗前的风。一面寒:指张巡等人在睢阳坚守的艰苦处境。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诗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和感受;后两句则进一步抒写了诗人对张巡的崇敬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全诗以议论为主,兼有叙事和抒情。

首联“见一人家以书叶糊窗读之乃张巡传因戏题”交代了写作的缘起。诗人在一次偶遇中,看到一家人家正在用树叶糊窗户读书,而书中的内容正是《张中丞传》,于是便戏题一诗。这种生活化的场景描写使得诗歌具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颔联“坐守睢阳当豹关,江淮赖此得全安”则是对张巡事迹的具体描述。张巡,字季鹰,是唐朝著名的忠臣,他在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担任睢阳太守,坚守城池对抗叛军长达半年多的时间。他不仅英勇善战,还善于用人,使得整个睢阳城都充满了战斗力。正是因为有了张巡这样的英雄人物,江淮一带才得以幸免于难,保持了安定的局面。这句诗通过描绘张巡的事迹,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颈联“至今青史虽零落,犹障窗风一面寒”则是诗人对于张巡等人坚守睢阳的崇高精神的颂扬。尽管历史已经过去很久,但人们依然会记住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如同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历史的星空中,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这句诗既赞美了张巡等人的高尚品质,又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张巡等人的描绘和赞颂,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和忠诚爱国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慨和咏叹,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