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有青眼,名山无赧容。
声名动猿鹤,道法伏菟龙。
望气从关尹,瞻云自华封。
悬知仙隐地,可以不迎逢。

诗句释义:

  1. “呈住山介石”:呈现或展示着山中那坚硬的石头。
  2. “造物有青眼”:造物主对某些事物有着偏爱和特殊关照。
  3. “名山无赧容”:名声显赫的山峰无需羞愧,它们自有其威严与尊严。
  4. “声名动猿鹤”:因为名声而引起猿猴和仙鹤等动物的注意。
  5. “道法伏菟龙”:道教的法则能够降伏如菟(一种传说中的龙)这样的神异生物。
  6. “望气从关尹”:通过观察云气可以预知天气变化,关尹是古代著名的气象预测者。
  7. “瞻云自华封”:看到云雾缭绕的景象就如同在华山的顶峰一样壮观。
  8. “悬知仙隐地”:已经知道这个地方隐藏着仙人的遗迹。
  9. “可以不迎逢”: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不需要特意去拜访这些隐藏的仙境,因为已经知晓其所在。

译文:

呈现或展示着山中的坚硬石头,
造物主偏爱那些特殊的事物。
名声显赫的山峰无需羞涩,
它们的威严与尊严自有其价值。
因名声而引起猿猴和仙鹤的注意,
道教法则能降伏传说中的龙。
观察云气可以预知天气的变化,
就像华山之巅那样壮丽。
知道这里藏着神仙的遗址,
无需特意去拜访他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山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元素(如猿鹤、龙),展现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同时也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声名”、“道法”、“云气”等概念,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丰富性。此外,诗中所蕴含的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超然物外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