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琼镂玉缀为编,积雪涵秋调总全。
听处孰忘身有耳,弹时自以意为弦。
大音不泄琴何预,至妙无形操岂传。
忽触悠扬徽外趣,冷风凄雨滋孤蝉。

【解析】

题中“次韵题琴谱三首 其二”是题目,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的把握。答题时首先读懂诗作的内容,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结合写作背景及注释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或意境,最后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所营造的氛围。

【答案】

译文:把美玉雕刻成琴,用白雪般的琴声涵蓄着深秋的情调。听的时候哪里还会忘却身有听觉而只凭心去体会琴曲的意思呢?大的音乐不用泄洪,为什么还要用琴弦去弹奏?最精妙的境界是无形的,操琴的人又怎能把它传给别人呢?忽然听见了悠扬的琴声之外,好像触到了冷风凄雨中独自哀啼的蝉鸣。注释:此诗为作者为琴谱所作的第二首。镌:刻;镂:镂空。总:全。孰:谁。意:心意。至妙:指琴曲的最高境界。徽外趣:指琴音以外的情趣。孤蝉:孤独的蝉,这里指琴曲之外的余韵。赏析:此诗为作者为琴谱所作的第二首。从题意上来看,作者在琴谱中自作评论,抒发了自己的感想。前四句是说自己创作音乐的感受。“镌琼镂玉缀为编”,以美玉为琴,以白雪之声为音律,这是作者对琴乐的精工制作,也是对自己作品的精心雕琢。“积雪涵秋调总全”,这一句是说琴乐的音律与秋天的景色融为一体,融雪的清冷与秋天的寒冷为一体,使人感到一种宁静而又高远的韵味。后四句是说自己创作音乐的体会。“听处孰忘身有耳,弹时自以意为弦。”听音乐时,人已经忘了自己的耳朵,只是用心去体会,去感受音乐;弹琴时,自己已经忘了自己是弹奏者,只是用心去弹,去奏出音乐。“大音不泄琴何预,至妙无形操岂传。”最美妙的声音是不会泄露的,最精妙的境界是无法传给他人的。“忽触悠扬徽外趣,冷风凄雨滋孤蝉。”忽然间触动了琴音以外的幽微之趣,仿佛听到了冷风凄雨中孤独的蝉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