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钱典质乐毅论,十鼓尚阙周宣诗。
响急黄楼须彻夜,碑埋岘首岂无时。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且要注明关键词。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理解诗的意境和内容,然后结合注释来分析诗句的含义。“三洪遗墨石刻”是本首诗的第一句,意思是:三洪山的遗墨石刻。“其三”“十鼓”是第二、三句,意思是:又一首《乐毅论》《周宣诗》。“响急黄楼须彻夜”是第四句,意思是:黄楼响起紧急的警报彻夜不眠。“碑埋岘首岂无时”是最后一句,意思是:碑被埋在岘首,难道不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吗?

【答案】

(1)第一句写诗人游览三洪山时的所见所闻;第二三句写诗人在山上看到的历史遗迹和听到的古代文献;末两句写诗人对历史遗迹和古文献的感受及思考。

(2)译文:几笔就能写出乐毅的文章,一打鼓声就能写出周宣之诗。《黄楼警》响急得让人彻夜不能安寝,《黄州记》碑文也埋藏在岘首,难道不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事吗?

(3)注释:①《黄楼警》:“黄楼,即黄鹤楼。汉末建安二年(公元196年),孙权为吴王,于江夏(今武汉市武昌一带)筑黄楼。建兴元年(公元252年),蜀将费祎北伐入川,与曹魏大将钟会战于黄楼,钟会大败,于是孙权称帝。后孙权称帝,遂改黄楼为黄州。”②《黄州记》:北宋欧阳修任知黄州时,重修了黄鹤楼和黄州赤壁,并作记以记其事。《黄州记》碑文就是欧阳修所作。③“乐毅”,即乐正,战国时赵国人。乐毅曾辅佐燕昭王,灭齐,报父仇。④“周宣”,指周宣王,西周第五位君主,周文王之子,周穆王异母弟。周宣王曾派兵伐鬼方,打败了鬼方。⑤“碑埋岘首”指碑文被埋没在岘首山。⑥“黄楼”“黄州”均为地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