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丈归心寄老毫,杨侯真赏衒诗曹。
都缘家世有渔隐,曾着蓑衣傲锦袍。
【注释】
跋杨损之所藏杨德懋秋江捕鱼图二首 其二:跋,题画上的跋语或说明文字。杨损之,名不详。杨德懋,名不详,此为杨氏所绘《秋江捕鱼图》。杨氏归心寄老毫(归心:归附之心),指杨氏对渔父生活的向往。都缘家世有渔隐(都缘:都因为;家世:出身),指杨氏出身渔家。曾着蓑衣傲锦袍(曾:曾经;蓑:用草编成的雨披;锦袍:用丝绸做成的袍子)。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归隐志趣和对渔父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杨丈归心寄老毫”,点明画面主题。杨姓老者归心似箭,寄寓了他对老来隐居生活的期望。归心,即归依、归属之心,这里指对隐居生活的追求。老毫,意即老笔,指老来的笔墨,这里指老人用老笔作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老来隐居生活的期望,同时也透露出他渴望归隐的心情。
第二句“杨侯真赏衒诗曹”,赞扬杨姓老者的才艺。杨侯,指杨姓老者,这里指其人。真赏,即真正欣赏、高度评价,这里指对画作的赞赏。衒,音xuàn,炫耀、夸耀的意思。曹,指曹魏,这里借指文人墨客。这一句赞美杨姓老者的才艺,同时也流露出他羡慕文人墨客的才情。
第三句“都缘家世有渔隐”,指出画背景中的渔夫形象。都缘,即都因为,表示原因。家世,指出身、家业等。渔隐,意为隐居于渔村,这里的渔夫是指画家笔下的渔夫形象。这一句指出画背景中的渔夫形象,同时也暗示了画家与渔夫之间的联系。
最后一句“曾着蓑衣傲锦袍”,描绘渔夫的形象。曾着,意为曾经穿着。蓑衣,即用草编成的雨披,用来遮身避雨。锦袍,意为用丝绸做成的袍子,用来装点自己。这一句描绘了渔夫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