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玉座馀半席,香积饭惟一杯。
可笑曼殊空利,区区却为食来。
【注释】:
- 维摩像赞:唐代诗人白居易为《维摩诘经》中维摩居士所作的颂文。
- 登玉座:登上高高的宝塔,这里指佛教修行者。
- 余半席:剩下一半的位置。
- 香积饭:用香料烹调的饭菜。
- 曼殊:梵语manjusaka的音译,意为“空”。
- 利:通假字,“慧”的异体字,意为“智慧”、“聪明”。
- 区区:谦词,形容人或物的渺小、微不足道。
- 却:反而。
- 食来:吃饭。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维摩诘的诗,描绘了佛家弟子们对佛法的领悟和追求,表达了他们对佛法的深深敬仰和向往。
首句“登玉座馀半席”,描绘出佛家弟子们登上高高的宝塔,占据了宝塔剩下的一半空间的景象。这里的“馀半席”既指空间上的占据,也象征着他们在精神上的超越和升华,达到了与佛祖平等的地位。
次句“香积饭惟一杯”,则形象地描绘了佛家弟子们简朴的饮食生活。他们只吃一餐,用的也是普通的香积饭。这种简朴的生活态度,正是他们对佛法的虔诚和坚定的信念的体现。
第三句“可笑曼殊空利”,是对佛家弟子们智慧和觉悟的高度赞扬。“曼殊”是梵语manjusaka的音译,意为“空”,在这里指的是佛家的觉悟和悟性;“空利”是指佛家的智慧和悟性。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佛家弟子们智慧和悟性的高度评价,认为他们是真正的智者和悟者。
第四句“区区却为食来”,则是对佛家弟子们谦卑谦逊的态度的赞美。这里的“区区”是谦词,意为“微小”、“不足”,而“却为食来”则表明他们即使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也会把吃饭放在次要地位,甚至为了吃饭而放弃追求真理的机会。这种谦卑谦逊的品质,正是佛家弟子们应有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佛家弟子们的形象描绘和内心世界的展现,展现了他们对佛法的深深敬仰和向往,以及他们在精神上达到与佛祖平等地位的决心和信念。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了对佛家弟子们的赞赏和尊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