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出门无所适,野径雨晴沙不泥。
鼓笛谁家赛春社,杖藜随过柘冈西。

【注释】

南村:泛指农村。鼓笛:指吹奏乐器的声音,此处借代音乐活动。杖藜(cí):用树枝当拐杖。柘冈: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春社活动的五律诗,写诗人清晨出门去南村看春天祭祀的盛况。

开头两句“朝来出门无所适,野径雨晴沙不泥”,点明了时间、地点、天气,并写出了诗人的心情:早晨出来却不知道到哪里去好,因为路上下雨,晴后又没有泥泞难行;“朝来”是说早上起来的时候,“无事适”,没有什么可干的,所以觉得茫然。“野径”,野外的小径,“雨晴”,雨停了。这里描写的是早春时,天气乍暖还寒,细雨绵绵,雨后天晴,道路泥泞,行人艰难。“无适”即无所适从。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清晨出门的心境,又为下面写参加赛会的热闹场面作铺垫。

中间两句“鼓笛谁家赛春社,杖藜随过柘冈西”,“鼓笛”,指演奏乐器的声音。“鼓笛谁家”,意思是是谁家在这里鼓乐齐鸣,举行赛会?“杖藜”,手执拐棍。“随过”,跟着走过去。“柘冈”,在今浙江上虞县东南。“随过”即跟随着走过去的意思。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走到哪里,就听到哪个村庄里有人在击鼓吹笛,庆祝节日。一个“随”字写出了诗人对赛会的兴奋和好奇。“柘冈”是地名,在柘林冈上。

最后两句“柘冈西,柘树冈,柘叶落尽桑初长,蚕妇登东皋,望见秋云起”(《游城南曲江记》),柘冈在柘林冈上,桑树已长高,蚕妇登上高处观望着天边。这两句写诗人走到柘冈西头时看到的景象。“望见”,看见。桑初长,桑树刚刚发芽生长,说明正是春天,正是农忙时节。“蚕妇登东皋”,蚕妇登上高高的田埂,望着天空。“秋云起”表明此时已是秋季的天气,天气晴朗。这两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

全诗前六句写诗人一大早出门,心情恍惚迷茫,不知所之。然后写到路上雨后泥泞,泥泞不堪行走。但很快又遇到一个鼓乐喧天的村落,原来是有村民在这里举行赛会。这两句一扫前六句的迷惘之情,给读者以清新之感。中间六句则写诗人走到柘冈西头时所看到的景象:柘树冈已经长得很高了;桑树刚刚发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蚕妇正在登上高高的田埂远望;天空晴朗,太阳高照。这几句诗描写了一幅充满生机、生气勃勃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喜悦之情。

此诗写景生动具体,语言明白如话,通俗易懂。诗人抓住人物的活动,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热烈欢乐气氛,抒发了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