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幽微何处究。
妄想邪思,便是魔人兽。
欲要三田苗长秀。
真常真静真无朽。
五气朝元真一凑。
万语千言,须候阴消六。
今古迷人观不透。
神奇枉化为脓臭。

【注释】:

至道幽微,至高无上的道理深奥微妙。

何处究,如何探求?

妄想邪思,错误的想象和思考。

便是魔人兽,就是恶魔和野兽。

欲要三田苗长秀,想要使三田的种子茂盛成长。

真常真静真无朽,保持真常、真静、真无朽的状态。

五气朝元真一凑,五脏之气向元神聚集。

万语千言,无数的言语。

须候阴消六,必须等待阴气消退。

今古迷人观不透,古今的人都迷惑不解。

神奇枉化为脓臭,神奇的变化却成了脓和臭的东西。

【赏析】:
此诗以《易经》之象为题,以《庄子》之意为词,寓意深远。诗人借道家之术,表达其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全诗共分七节,每节四句,内容紧密相连,层层深入,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人生的独到见解。

首节“至道幽微何处究”,诗人开篇即提出问题:“至道幽微,何处探究?”这句话看似问世间万物,实则指向了人的心性。至道,是最高的道德,也是最深奥的道理;而幽微,则是指它深藏不露,难以捉摸。诗人以此设问,既表明了他对至道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世事的疑惑。

第二节“妄想邪思,便是魔人兽”,诗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思想。他认为,人们的妄想和邪思,就像是恶魔和野兽,危害着人的精神世界。这一节中,诗人以“魔人兽”喻指人的错误想象和思考,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对错误思想的厌恶和批评。

第三节“欲要三田苗长秀”,诗人提出了他的人生理想。他认为,要想使三田(心田、意田、情田)的种子(即心灵)茂盛成长,就必须保持真常、真静、真无朽的状态。这一节中,诗人以“三田苗长秀”比喻人的心灵的成长,强调了心灵的修炼和培养的重要性。

第四节“五气朝元真一凑”,诗人进一步展开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五脏之气向元神聚集,才能实现身心的统一。这一节中,诗人将人体五脏与元神相联系,阐述了身心统一的观点。

第五节“万语千言,须候阴消六”,诗人提出了他的人生态度。他认为,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需要耐心等待,等待阴气消散,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这一节中,诗人以“阴消六”比喻人生的漫长过程,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第六节“今古迷人观不透”,诗人再次提出问题:“古今的人都迷惑不解。”他认为,人们往往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这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种种诱惑和迷惑。这一节中,诗人以“迷”字总结了人类的特点,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最后一节“神奇枉化为脓臭”,诗人用“神奇”和“脓臭”两个极端来形容人生的变化。他认为,原本神奇的变化却变成了脓和臭的东西,这无疑是对人类智慧的一种讽刺。这一节中,诗人以“神奇”和“脓臭”两个对比鲜明的词汇,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实面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世事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至道、妄想、真常等概念的阐述,表达了他对人生、宇宙的独特理解。同时,诗人以道家之术为题材,融入了《庄子》之意,使得整首诗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