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郎平生真不俗,千亩琅玕在渠腹。
有时写出与人看,叶叶枝枝动寒绿。
之子爱之如千金,袖中戛戛鸣玉音。
莫教风雨化龙去,明日葛陂何处寻。
这首诗是苏轼的一首题画诗。它描述了吴仲圭(吴仲圭,号松岩,北宋书法家)画的竹子给作者带来的震撼,表现了他对吴仲圭画艺的赞赏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我们来翻译这首诗:
吴郎平生真不俗,千亩琅玕在渠腹。
译文:吴先生一生真是与众不同,他的竹海如同千亩的玉石,遍布在田间。
注释:吴郎 - 指吴仲圭;竹海 - 形容竹林广阔;渠腹 - 指田地中水流经过的地方。有时写出与人看,叶叶枝枝动寒绿。
译文:有时他会拿出这些竹画,让人欣赏,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节都显得那么生动,仿佛还冒着寒气。
注释:写出与人看 - 把画拿给人看;动寒绿 - 形容画中的竹子好像真的充满了生机,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之子爱之如千金,袖中戛戛鸣玉音。
译文:他非常珍视这幅画,就像对待价值千金的宝贝一样,每当他触摸它时,都能听到像玉器碰撞的声音。
注释:之子 - 对吴仲圭的爱称;爱之 - 对画的喜爱;如千金 - 比喻画的价值非常高;袖中戛戛鸣玉音 - 形容画给人的感受,仿佛有玉器在耳边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莫教风雨化龙去,明日葛陂何处寻。
译文:请不要让风雨带走这幅画,明天我在葛陂还能在哪里找到如此精美的作品?
注释:莫教 - 不要;风雨化龙去 - 不要让风雨侵蚀掉这幅画;明日 - 明天;葛陂 - 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南。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是对吴仲圭画竹技艺的赞美。他用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吴仲圭画艺的高超技巧和深厚情感。诗中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画家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画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