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小居民众,途冲过客多。
田荒多间石,路险半登坡。
市米如炊玉,村醪似饮河。
广文青眼顾,相慰问如何。

【解析】

“过沁水县”是诗的题目。题目中的“过”有经过、游览的意思,点出这是一首纪游诗。从诗题中可知,作者在途经沁水时,被当地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因而留下了这首记游之作。

第一句“邑小居民众”交代了地点和时间。第二句“途冲过客多”则进一步写景,渲染了旅途的艰辛。第三四句“田荒多间石,路险半登坡”描写了沿途的自然景观。第五六句“市米如炊玉,村醪似饮河”描绘了当地人民生活的状况。尾联“广文青眼顾,相慰问如何”写出诗人与当地人的亲切交谈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称赏。

【答案】

译文:

小小的县城,人却很多;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很多。田野荒芜,有很多石头;道路崎岖难行,几乎要登上高坡。买米如同煮玉,买酒好似饮水;文人雅士也常来此地游览。

赏析:“过沁水县”,点明出游的时间和目的地,即过沁水县。开头两句为全诗定下基调:路途艰难,而风景优美。“邑小”说明县太小,“居民众”说明人多,这两句是点题之笔,也是全篇的重点。接下来三句是写景,写途中所见。

“途冲”、“过客”二字写出路途的艰难和过客之多,“途冲”“过客多”既表明了路途的艰难,又表明了过客之多。“田荒多间石”写路途所见。这里,“田荒”表明田地荒芜,“多间石”表明道路崎岖,“半登坡”说明路途艰险,“间”字用得极为传神,表现了一种苍凉之感。“市米如炊玉”一句,是对前面所写的景色的深化,通过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使读者仿佛看到一锅正在煮着的粥子,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农民艰苦生活的同情。

后四句是写民居,“市米如炊玉,村醪似饮河”一句,是说农民们卖米的价格像蒸饭的价钱一样贵,喝的酒比河水还要甜,可见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相慰问如何”一句,写出诗人对农民们的关心和同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作者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那山野间的清冷与宁静,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