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窗欹枕梦难成,风入空檐爽籁生。
穿过竹间金奏响,飘来松顶翠涛惊。
一声长笛吹霜急,万户清砧捣月明。
不识砌蛩缘底事,向人也作不平鸣。
【注释】
①欹(ī)枕:倾斜的枕头。欹,倾斜。
②爽籁:指风吹过空房发出的音响。
③金奏:指风穿过竹林发出的声音。奏,乐。
④翠涛:指松树上滴下的露水。
⑤长笛吹霜急:指秋天的早晨,秋风凛冽,人们吹响了长笛。
⑥清砧(zhēn):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捣,敲打。月明:月光皎洁。
⑦砌蛩(qiónɡ):台阶上蟋蟀叫声。
⑧平鸣:不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秋日的诗作。诗人通过客窗、风声、竹间、松下、月色等景物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高远幽深。
首联:“客窗欹枕梦难成,风入空檐爽籁生。”客中之客,欹(倾斜)倚着窗户,听着风声,在空寂的屋檐下,听到了美妙的音响——那是空荡屋檐下风穿竹而过所发出的悦耳之声。
颔联:“穿过竹间金奏响,飘来松顶翠涛惊。”这两句是说,穿过竹林的风,奏出了悦耳的音乐;松顶上,露珠落下,发出清脆的声音,好像山间瀑布一般,使人心旷神怡。
颈联:“一声长笛吹霜急,万户清砧捣月明。”这两句是说,清晨的霜气逼人,一阵长笛声,吹得霜气更加浓重;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都传来阵阵砧声,月光明亮,映出人们忙碌的身影。
尾联:“不识砌蛩缘底事,向人也作不平鸣。”这两句是说,不知道那些在台阶上叫着、唱着的蟋蟀,究竟有什么心事?它们为什么也学人一样,发出不平的鸣叫声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