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树拥残阳,携客登高过野堂。
千里归心劳望眼,九秋吟兴恼诗肠。
鸥眠曲水荷应尽,蝶绕疏篱菊正芳。
岁月无情弹指过,不堪衰鬓又添霜。

【注释】

冯大尹:指唐末宰相冯道。冯道是唐代后期的名臣,他在唐昭宗、唐哀帝、后唐明宗、后唐闵皇帝、后晋高祖等各朝任相,官至太师、中书令、太尉等职,他一生忠于唐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冯道在世时,人称“长者”,死后追封为“忠孝公”。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相传有避邪消灾之功效。见寄:赠诗寄来。二首:这里指和友人冯大尹同游野堂时所作之诗共二首。其一已佚。其二:即《九日与冯使君同登临高台序》(见《唐文粹》卷八)。青山绿树拥残阳,携客登高过野堂。

青山绿树环绕着夕阳,携着朋友登上高山经过野亭。

千里归心劳望眼,九秋吟兴恼诗肠。

万里思乡之心令人焦虑,秋天的吟咏使人烦扰。

鸥眠曲水荷应尽,蝶绕疏篱菊正芳。

江边的鸥鸟栖息在荷花丛里,篱笆旁的蜜蜂绕着菊花飞舞。

岁月无情弹指过,不堪衰鬓又添霜。

时光飞逝如闪电,令人无法忍受那白发又增添了几丝白霜。

【赏析】

《九日与冯使君同登临高台序》,是唐末宰相冯道和友人冯翊(今陕西西安市)县尉王瑜于唐天祐二年(公元907年)重阳节同游长安城西北的西明寺,登临古台时所作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这两首诗以写景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之情。第一首写诗人偕友游览郊野时的所见所感,第二首则侧重写游后的情思。全诗写景细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句写山光水色之美。青山碧树,围绕夕阳,构成一幅清丽的画面;诗人携友登临高处,越过野亭,更觉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次句写登山观景的情趣。诗人和友人来到郊外,一路观赏风景,兴致勃勃。

三、四句写游兴不减,意犹未尽,但因旅途遥远,思念家乡而感到忧愁。五、六句写游赏归来后的情怀。当诗人回到住处,看到江边的鸥鸟停息在盛开的荷花之中,篱旁的蜜蜂围绕在盛开的菊花丛中采蜜,不由得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

七言八句写诗人的感叹。由于远离家乡,不能及时回家团聚,所以心情烦闷不安;而随着时间流逝,白发渐渐增多,又增添几分愁绪。此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