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空庭得月迟,月临山顶发清辉。
初离沧海寒光湿,才转瑶台列宿稀。
清助婆娑看处兴,影随零乱舞时衣。
相逢尽是他乡客,休唱惊乌绕树飞。

注释:中秋之夜,我独自在空荡的庭院里赏月,月亮出现得比较晚。当月亮升到山顶时,月光洒满山巅,发出明亮的光辉。

刚离开大海时,海风带着清凉,月光打湿了我的衣服;现在刚刚来到高山之巅,月亮开始变得稀疏。

月亮清冷地照耀着,让我兴致勃勃;影子在四处飘散,随着我的舞动而摇曳。

我们这些来自他乡的朋友相聚一堂,请不要再唱《惊鸟绕树飞》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独自赏月时所作。诗中描述了诗人在空寂的庭院中赏月的过程,以及月亮带给他的感触。

首联“待月空庭得月迟,月临山顶发清辉。”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在空旷的庭院中等待月亮的出现,直到月亮姗姗来迟,然后观赏到月亮挂在山顶上发出的明亮光辉。这里的“待月”表达了诗人对于中秋节的期待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初离沧海寒光湿,才转瑶台列宿稀。”则是描写了月亮从海洋上升起,照亮了整个天空的景象。这里的“沧海”和“瑶台”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地名,象征着遥远的地方。诗人用这两个地名来形容月亮升起后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颈联“清助婆娑看处兴,影随零乱舞时衣。”则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给诗人带来的感触。诗人看到月亮的美丽景象后,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他感到自己的心境如同跳舞一般欢快,而月亮的影子也随着他的舞蹈而晃动。这里通过比喻和想象,将诗人的情感和动作与月亮的景象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尾联“相逢尽是他乡客,休唱惊乌绕树飞。”则是诗人在欣赏完月亮后发出的感慨。诗人意识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自己与远方的家人团聚的机会并不多,因此要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节日的欢庆而忘记了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中秋节的独特情感和深刻理解。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还让我们思考如何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家人团聚,以及如何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