鹗章一荐入青云,耻作求田问舍人。
铜雀赋成还可贵,锦囊诗在未为贫。
幸逢圣治隆千古,不信儒冠误一身。
二子才奇真倚玉,来年占断杏园春。
【注释】
曹李二秀才:指曹操的两位儿子曹丕和曹植。
鹗章一荐入青云:比喻有才能的人被举荐上进,进入青云之中。鹗,传说中的一种大鸟,其状如鸱,青色,鸣声似鹤,羽毛有文彩如锦。一说即凤。
求田问舍人:指那些贪得无厌、只顾眼前利益的人。
铜雀赋成还可贵:曹操曾作《铜雀台赋》,此诗用典自比,认为即使自己已经辞官退隐,但仍有价值。
锦囊诗在未为贫:指即使没有功名,也还有诗作可以自慰。
幸逢圣治隆千古:庆幸遇到圣明的时代。
不信儒冠误一身:不相信读书人戴着儒冠(指读书人)会误了自己的一生。
二子才奇真倚玉:指曹植与曹丕兄弟二人才华出众,像玉一样珍贵。
来年占断杏园春:指将来曹植的才华一定会超越兄长曹丕,独占春天的美景。杏园春,传说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在曲阜杏坛讲学,孔子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皆能各施所长,各有千秋。后来以“杏园”比喻人才荟萃之地,或泛指名门望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曹丕、曹植兄弟时所写的一首赠别诗,表现了作者对曹氏兄弟的赞美之情。全诗以赞颂为主,表达了诗人对曹氏兄弟的敬慕之情及对他们未来的祝愿。
首联“鹗章一荐入青云,耻作求田问舍人”,赞扬了曹魏政权对曹氏家族人才的重视和提拔,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仕途的向往之情。
颔联“铜雀赋成还可贵,锦囊诗在未为贫”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曹氏兄弟才华的赞赏。诗人认为,即使是辞官归隐,依然可以写出像曹操那样的《铜雀台赋》这样的传世之作,这足以证明他们的价值并不因为是否拥有功名而有所改变。
颈联“幸逢圣治隆千古,不信儒冠误一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曹氏兄弟未来命运的祝愿。诗人坚信他们将会在未来的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会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
尾联“二子才奇真倚玉,来年占断杏园春”则是诗人对曹氏兄弟未来的期许。诗人希望他们的才华能够得到世人的认可,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独占鳌头,成为真正的人才之辈。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将来能够独享春天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