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山中古道场,憩眠聊借赞公房。
三生定水龙花供,一味枯禅柏子香。
风逗竹声晴作雨,山含灏气晚生凉。
高僧茶罢跏趺坐,愧我栖迟两鬓霜。

竹林寺

来访山中古道场,憩眠聊借赞公房。

三生定水龙花供,一味枯禅柏子香。

风逗竹声晴作雨,山含灏气晚生凉。

高僧茶罢跏趺坐,愧我栖迟两鬓霜。

【注释】

1.竹林寺: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高峰下灵隐寺后。

2.憩眠聊借:暂时休息,顺便借用。

3.赞公房:指赞公和尚的住所。

4.三生:佛教语,指前世、前生、再生。

5.定水:平静的水面。

6.龙花:佛教中的莲花,这里指佛经或佛像。

7.柏子:柏树种子,常用于制作香料。

8.风逗:风吹动。

9.灏(hào)气:大气。

10.茶罢:喝茶后。

11.趺(fū):双脚踏地的姿势。

【译文】

在山中拜访竹林寺,顺便在赞公和尚的房间休息。

用三生定水的莲花供奉佛像,用一种叫做柏子的一味香料。

风吹过竹林的声音,晴空变成雨天;山里弥漫着大气,傍晚时分凉爽。

高僧喝完茶后盘腿坐下,我却惭愧地留在这山野间,我的两鬓已被秋霜染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浙江时所作,描述了他游览竹林寺的经历以及他在寺庙中的感受。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禅宗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和岁月的感慨。

首联“来访山中古道场,憩眠聊借赞公房。”直接点明了自己的目的地——竹林寺。这里的“访问”和“歇息”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古老寺庙的好奇和尊重。赞公和尚作为寺庙的主人,也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一位重要的人物。

颔联“三生定水龙花供,一味枯禅柏子香。”则是描绘了自己在寺庙中的所见所闻。这里的“三生”指的是前世、前生、再生,而“龙花”则是指佛教中的莲花,代表着纯净和圣洁。柏子香则是一种香料,常用来制作佛香,象征着佛教的虔诚和清净。

颈联“风逗竹声晴作雨,山含灏气晚生凉。”则是将自然景象与诗歌主题结合在了一起。风吹过竹林的声音,让原本晴朗的天空变得像雨天一样;山里弥漫的大气,使得傍晚时分更加凉爽。这里的“风逗”、“晴作雨”、“晚生凉”都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尾联“高僧茶罢跏趺坐,愧我栖迟两鬓霜。”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感慨。这里的“高僧”指的是赞公和尚,而“两鬓霜”则是指他的年岁已大。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在寺庙中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但却无法像高僧那样超脱世俗,只能默默地留在这里,感叹自己的年岁已经老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禅师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在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岁月的感慨以及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