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石千年记李唐,高僧神异更张皇。
山间木润龙腾气,林际灯明佛放光。
金舌有人传正印,石头无客问空王。
我来暂借禅床坐,闲漱清泉净水香。

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再游竹林寺:这句诗表明诗人再次访问了竹林寺。

碑石千年记李唐,高僧神异更张皇:这句话描述了竹林寺的历史悠久,并且提到这里的和尚(即高僧)非常神奇和不凡。这里的“张皇”可能是指他们的行为举止非常引人注目。

山间木润龙腾气,林际灯明佛放光:这里描绘了山林之间的景色,以及寺庙中的佛教元素。树木因湿润而生机勃勃,仿佛有龙腾跃其上;灯光明亮,照亮了佛像。

金舌有人传正印,石头无客问空王:这句话通过两个对比鲜明的场景来表达禅宗的教义。金舌头(可能是比喻说法)传达了正确的佛法信息,而石头则没有客人来询问。

我来暂借禅床坐,闲漱清泉净水香:最后一句描述了诗人自己暂时借用禅床坐定,享受宁静和清新的空气。

我们根据诗句给出译文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译文:
重访竹林寺,碑石铭记唐朝。高僧神奇非凡,令人瞩目。山林间的树木生机勃勃如龙腾云动,林中的灯火闪烁着佛光。金色的舌头在传教,传递着正确的教义,就像石头一样静默无言。我来这里暂时借用禅床休息,悠闲地品味清澈的泉水,感受那如茶般的香气。

注释:

  • 再游竹林寺:诗人再次访问竹林寺。
  • 碑石千年记李唐:竹林寺的石碑记载了唐朝的历史。
  • 高僧神异更张皇:这里的“高僧”指的是在竹林寺修行的和尚,他们具有神奇的能力。
  • 山间木润龙腾气:描述山林间树木茂盛,仿佛有龙在腾飞的景象。
  • 林际灯明佛放光:林中的灯光照亮了佛像。
  • 金舌有人传正印:这里可能是指有一种金色的舌头(象征某种特殊的言语或教诲),能够传播正确的佛法。
  • 石头无客问空王:与前面形成对比,这里的石头象征着寂静和沉默,没有客人来询问。
  • 我来暂借禅床坐:诗人在这里暂时借用了禅师的禅床,进行休息和冥想。
  • 闲漱清泉净水香:诗人悠闲地品尝着清澈的泉水,感受到了一种如茶般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竹林寺的自然景观和禅宗的氛围。通过对比高僧的神异行为与石头的沉默不语,诗人强调了禅宗教导的内省和静心的重要性。最后一句中诗人的闲逸生活态度,反映了禅宗追求心灵平和的生活哲学。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