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澄波片月沉,观时似有却难寻。
菩提作树元非相,玉镜生尘岂是心。
三世愿香飘静界,诸天法雨洒檀林。
何时尽弃人间事,为问无生对碧岑。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贾岛的《简畅真空上人》。下面逐句翻译并附上赏析:

第一首诗

  • 万顷澄波片月沉,观时似有却难寻。
  • 注释: 万顷碧波如镜,月光倒映其中,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
  •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月亮在水中投下倒影,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观时似有却难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难以捉摸的情感。

第二首诗

  • 菩提作树元非相,玉镜生尘岂是心。
  • 注释: 菩提树并非真的树,玉镜生出尘埃也不是因为人心。
  • 赏析: 此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超脱看法。菩提树和玉镜都是虚幻之物,它们的存在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如何。这体现了佛教中因果循环、万物有情的哲学思想。

第三首诗

  • 三世愿香飘静界,诸天法雨洒檀林。
  • 注释: 三世的愿香飘向静谧的界域,诸天的法雨洒落在檀树林中。
  • 赏析: 这里描绘了一幅神圣而庄严的景象,愿香和法雨象征着佛法的普渡与恩泽。檀树林作为修行之地,暗示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第四首诗

  • 何时尽弃人间事,为问无生对碧岑。
  • 注释: 何时才能摆脱世间的纷扰?让我们一起去询问那永恒的碧岑。
  • 赏析: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超越世俗的渴望,以及对于超脱轮回、追求永恒真理的向往。碧岑(一种植物)成为了追求真理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这首四联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佛理教义以及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宇宙和精神境界的深刻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