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连床听两眠,此情回首几经年。
愁心多碎虫声里,归梦常悬雁影边。
儿女渐多生计薄,文章虽拙道根全。
兴来抱膝吟梁甫,惫卧西窗日满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寄董仲伦四首 其一》,其中第三首如下:

同学连床听两眠,此情回首几经年。
愁心多碎虫声里,归梦常悬雁影边。
儿女渐多生计薄,文章虽拙道根全。
兴来抱膝吟梁甫,惫卧西窗日满川。

注释

  • 同学连床听两眠:与同学连床共枕,倾听彼此的鼾声入睡。
  • 此情回首几经年:回想起过去的情感,已经过了许多年。
  • 愁心多碎虫声里:内心的忧愁如同被虫子咬碎一般,声音在耳边回荡。
  • 归梦常悬雁影边:梦中常常飘落在大雁的影子旁边。
  • 儿女渐多生计薄:家中的子女逐渐增多,生活费用日益不足。
  • 文章虽拙道根全:尽管我的文才并不出色,但我的道德观念却很坚定。
  • 兴来抱膝吟梁甫:兴起时,抱着膝盖吟咏《梁甫吟》。
  • 惫卧西窗日满川:疲惫地躺在床上,看着窗外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与董仲伦是朋友,诗中表达了他们共同度过时光的情谊,以及随着子女增多带来的生计压力。诗句中的“愁心多碎”和“归梦常悬”表达了他对家庭和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道德和信念的重视,即使文才不高,但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