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圣耀文典,道之义与仁。
慨彼千载下,浇风丧其淳。
厥人惟静学,勖业复修身。
渊默穷至理,悠悠合天真。
克已养中素,母为轻所陈。

这首诗是毛安常的《慎思堂诗卷》。以下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诗句:

  1. 古圣耀文典,道之义与仁。
  • 这句表达了古代圣贤留下的文献和教义,强调了道义和仁爱的重要性。”耀”意为光辉、显赫,表明这些文献具有极高的价值。
  1. 慨彼千载下,浇风丧其淳。
  • “慨”表示感慨、哀叹,”浇风”指腐败的社会风气,”淳”意为纯真、朴实。这句话感叹千年之后,那些纯正的道义和文化风尚已经消失殆尽。
  1. 厥人惟静学,勖业复修身。
  • “厥”意为其,代指那些崇尚静学的人。”勖”意为劝勉、激励。这句话说的是只有通过静学,才能真正勉励自己不断修养身心。
  1. 渊默穷至理,悠悠合天真。
  • “渊默”意味着深沉而内敛的智慧,”穷”意为探索、追求。”悠悠”形容自然的状态,”合”指符合、顺应。这句话表达了通过深邃的思考和实践,可以达到对宇宙真理的深入理解,与自然的本真和谐统一。
  1. 克已养中素,母为轻所陈。
  • “克已”意为克服私欲,”养”即培养、涵养。”母”指的是根本、基础。”轻所陈”可能是对前文理解的偏差,这里理解为轻松自在的态度。整句话意思是要克制私欲,培养内在的美德,从而获得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译文:
古代圣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献和教导,他们强调了道义和仁爱的重要性。感叹千年之后,那些纯正的道义和文化风尚已经消失殆尽。崇尚静学的人通过深奥的思考来追求至高无上的道理,他们的行为举止都符合自然的本真。通过克制私欲,培养内在的美德,从而获得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人的赞扬、对社会风气的批评以及对个人修养的提倡,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同时,诗人也呼吁人们应该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