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木蔼繁阴,春林日扶疏。
樵斤与之弃,青葱覆幽居。
幽居有高人,日读圣贤书。
索处守澹泊,素志常晏如。
饥来念卒岁,田中荷长锄。
劬劳倚樗木,憩息暂踟蹰。
悠然寓其操,淳风还太初。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朱至善在樗木轩中卷起帘子,
樗木郁郁葱葱,覆盖了整个林间。
樵夫砍柴时将其丢弃,
青翠茂盛,掩映着深居简出的幽居。

幽居中有位高人,终日诵读圣贤之书,
隐居守朴,淡泊明志,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
饥来之际,他想到一年辛勤劳作,
田间劳作,长锄挥洒汗水,辛勤不息。
辛勤劳累之时,倚靠樗树,稍作歇息,
暂时停留,沉思冥想,内心宁静安详。
悠然自得,寄托自己的志趣和操行,
淳朴之风,回归太初的自然纯真。

注释:

  • 樗木(chū mù):一种树木,其木材质地粗糙,常用来制作家具。
  • 日扶疏:阳光照耀下,枝叶茂盛的样子。
  • 素志常晏如:保持朴素的志向,心情总是平和如常。
  • 淳风还太初:指回归到质朴淳厚的风气,回到最初的自然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田园诗。诗人通过对樗木轩的描绘,展现了隐士们清静简朴的生活环境。他们远离尘嚣,过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通过读书、耕作等活动来陶冶情操,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纯净。诗句中的“日读圣贤书”、“素志常晏如”等表达了隐逸者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悠然寓其操,淳风还太初”则揭示了隐逸生活的核心价值——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