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旨辞京阙,还家复远途。
行吟头戴笠,趺坐膝穿芦。
佛国传宗镜,王门得衬珠。
西来祖师意,先尔设伊蒲。

【解析】

“被旨辞京阙”:被朝廷的旨意,辞别京城。“还家复远途”:返回家乡后又要走很远的路。“行吟头戴笠”:行走时口中吟诵,头上戴着草帽。“趺坐膝穿芦”:盘腿坐在地上,脚下踩着芦苇。“佛国传宗镜”:指佛教中的法界缘起、因果报应等教义,为佛教所传授。“王门得衬珠”:在王门得到辅佐。“祖师意”:祖师的用意、心思。“先尔设伊蒲”:你先一步设立了伊蒲室,即先你一步设立禅堂。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毅景中是老友,此次毅景中赴长芦寺任主持,作此诗相赠。全诗以送别友人为题,但并没有直接描写送别情景,而是从毅景中的任职出发,写他的去向、使命和前途。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毅景中到长芦寺后的生活。首句说他受命于朝廷,要辞别京城;次句说他回到故乡,又要去远方。这两句既写出了毅景中的去路,又点出他将要离开京师而赴外地,为下文铺垫。三、四句写他到长芦寺后的生活。第三句说他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吟诵,头上戴着斗笠;第四句说他坐下来打坐,两腿盘曲坐在地面上,脚下踩着芦苇。这里写他行吟打坐,表明他即将开始新的生活,也表现了他的生活俭约朴素。“头上笠”,是古代读书人的装束;“膝下穿芦”,则是当时的一种说法,意思是他正在苦读。“头上笠”三字,既是对毅景中生活的交代,又是对他人格的评价。

五、六句写他的职务。“佛国传宗镜”,“王门得衬珠”,是他到长芦寺后的职任。“传宗镜”、“衬珠”,都是佛教用语,前者指法界缘起、因果报应等教义,后者则指佛法中的“正因”。这些内容,正是他所要承担的任务。这两句既写出了他即将担任的职务,又表现了他对这一职务的重视,表明他将以身许国,一心向佛,为国弘法,为道护法。

七、八句写他的去向。“西来祖师意,先尔设伊蒲”,是说西来的祖师已经为他安排好了住处,他已经先你一步设立了禅堂(也就是“伊蒲室”),表明他将在那里安居修行。“伊蒲”,是佛教用语,指禅堂。

这首诗前二联主要描写毅景中去长芦寺后的生活,并对他的去向作了交代;三四联写他的职务和任务;五六联进一步写他的去向,并表现了他对此事的重视;七八联写他的去向,并表现了他的谦逊。整首诗结构谨严,层次明晰,语言简练含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