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长松已合围,草堂无事客来稀。
湿云生满东山路,日暮野樵何处归。

【注释】

青山白云图:即《青山白云图卷》。青山,指山名。唐李嘉祐《题张长史所画山水》:“水木明瑟瑟,烟云翠苍苍”。此句用其意。白,指白色。云:指云雾。

溪上长松已合围:溪上,指溪上的松树。已合围,即长到可以围住整个溪流。

草堂无事客来稀:草堂,这里指作者的草堂。“无事”,即没有客人来访。

湿云生满东山路:“湿云”,指山上的雾气。“生满”是说雾气布满了。“东山路”,指从东边通向西边的路。

日暮野樵何处归:“日暮”指太阳西落的时候。“野樵”,指在野外打柴的人。“何处归”,即不知该往哪里走才合适。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天宝五年(746),杜甫初至成都草堂之时,时年四十四岁。诗中描绘出诗人在草堂的生活情景。

首联写景,以青山、白云、长松、溪流构成一幅幽静秀丽的山水图;颔联描写闲居草堂的恬静生活;颈联写傍晚归途所见的景致。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两联写景,渲染了一种闲淡恬静的气氛,为第三联的抒情作铺垫;后两联写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和对前途茫然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