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茫茫名利场,青年快意一观光。
顾余白发归来晚,羞过渊明五柳庄。
【赏析】
彭泽遇成之之京都:此诗题下原注:“时年四十一,与友人成之同过京师。”彭泽,指陶渊明的故乡。遇,拜访。成之,即成皋,是当时一位著名文人。“京都”指当时京城长安。
人世茫茫名利场,青年快意一观光。
人生在世,犹如茫茫的人世,名利场上的人们追逐功名利禄,为了个人私利而奔波劳碌。然而,对于青年人而言,他们更向往的是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渴望着在大自然中尽情地游玩和观赏。
顾余白发归来晚,羞过渊明五柳庄。
诗人自叹年岁已高,头发已经花白,如今返回故乡,已是晚年。然而,他并不觉得羞耻,因为他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相反,他觉得自己的回归是一种荣耀,因为自己曾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以“五柳先生”自比,表示自己虽年老却依然保持着清高的品格,不愿随波逐流,追逐世俗名利。
【注释】
彭泽:陶渊明的故乡,今属江西九江市修水县。
成之:陶渊明的朋友,名皋。
京都:这里指当时的京城长安。
人世:人世间。
名利场:追逐名利的场所。
青年:年轻时代。
快意:心情舒畅。
顾余:回头看我。
白发:指年老时头发变白。
归来晚:返回故乡晚了。
渊明:陶渊明。
五柳先生:陶渊明自号。因他在宅边栽了五株柳树而得名。后用为隐者的代称。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晚年归隐田园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年轻时对名利的追求以及回归田园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名利场的批判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