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寒潮频有信,空中鸟迹了无痕。
野航落日东西渡,黄叶秋风远近村。
浦口寒潮频有信,空中鸟迹了无痕。
释义:浦口的寒潮经常有消息,空中的飞鸟踪迹已经没有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末景色的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写浦口的寒潮,是说寒潮频频而来,消息频繁;第二句写空中的飞鸟,是说它们的踪迹已经完全不见了,说明天气转冷,秋天即将过去。第三句写渡船在落日中从东边往西渡,第四句写远处的村舍在秋风中远近不一,是说时间已经到了秋天的末尾,天气转凉。
浦口寒潮频有信,空中鸟迹了无痕。
野航落日东西渡,黄叶秋风远近村。
浦口寒潮频有信,空中鸟迹了无痕。
释义:浦口的寒潮经常有消息,空中的飞鸟踪迹已经没有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末景色的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写浦口的寒潮,是说寒潮频频而来,消息频繁;第二句写空中的飞鸟,是说它们的踪迹已经完全不见了,说明天气转冷,秋天即将过去。第三句写渡船在落日中从东边往西渡,第四句写远处的村舍在秋风中远近不一,是说时间已经到了秋天的末尾,天气转凉。
秋水为神玉为骨,山矾是弟梅是兄。 恍然坐我水仙府,吾与汝曹俱眼明。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秋水:指清澈的水。 - 神:这里形容水的澄澈和纯净。 - 玉:用来形容山矾的颜色。 - 矾是弟:山矾可以比喻为弟弟一样的存在。 - 梅是兄:梅花可以比喻为哥哥一样的存在。 - 恍惚:形容诗人对画面的感受,像是坐在画中的场景中。 - 水仙府:将水仙比作神仙居住的地方。 - 吾:我。 - 汝曹:你们。 -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繁华渐觉枝头少,冷蝶寒蜂尽不来: - 繁华渐觉:这里“繁华”指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而“渐觉”表示随着时间推移,感觉上这些繁盛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 枝头少:意味着花朵数量减少,可能是因为自然老化、病虫害或其他原因导致花朵凋谢。 - 冷蝶寒蜂尽不来:这里的“冷”和“寒”可能指的是天气变冷,蝴蝶和蜜蜂因为寒冷天气不愿前来觅食或停留,从而减少了对花朵的拜访。 2.
【注释】 潮发江门:潮水从江门涌出,泛指长江。 百馀里:指距离约一百余里。 芙蓉湖: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为秦淮、长江汇流处。 上头:上面,岸上。 袅袅秋风吹榉柳:风轻轻吹动榉柳,使它们摇曳生姿。榉柳,即榉树。 云气:指天空中弥漫的云。 盖船楼:云气覆盖了船只的楼阁。 【赏析】 这是一首记舟中的景色。诗人乘着一叶扁舟,在晨曦中顺流而下,经过芙蓉湖,远望江门,两岸山峦起伏,树木葱茏,天光云影
过沙湖赋竹枝诗 白沙湖月色与水银之景 1. 诗篇开首 - 白沙湖头月色新 - 描写月光之美,营造宁静夜晚氛围 2. 水银般湖面 - 白沙湖里水如银 - 形容湖面波光粼粼,如银白色光泽 3. 音乐元素引入 - 可是吴宫双玉管 - 提及古代乐器玉管,引起联想 4. 音乐与情感共鸣 - 听得一声愁杀人 - 通过音乐引发忧愁情绪,强化诗歌主题 5. 诗人情感抒发 - 表达对故乡思念与哀愁 -
注释: 1. 天河垂地月光白:银河像一条巨幅白绢垂挂在天边,月光洒满大地。 2. 荻岸秋连野水青:芦苇丛生的岸边,秋天的景色与清澈的河水连成一片。 3. 浪静野沤来片片:波浪平静,水面上泛起一片片的泡沫。 4. 橹摇枫叶下冥冥:船桨摇曳,落叶纷纷飘落,夜色朦胧。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江景的小诗。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
【注释】 1.无声星光驾秋色:指星光暗淡,没有光芒。驾:驾驭、引导。 2.即看露气薄人衣:指秋天的露水沾湿了衣服。即:就。薄:沾湿。 3.逶迤流吹天头落:形容秋风在天上飘荡。流吹:流动吹拂。 4.泼剌惊乌树里飞:形容乌鸦惊飞。 5.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无声星光驾秋色”,以静衬动,写出了秋天特有的景色;次句“即看露气薄人衣”则从触觉角度写出了秋天的特征,让人感觉到凉意
寄则明二首 其二 几树芙蓉近水低,碧沙凉露泣莎鸡。月边已有南来雁,飞过荻江官渡西。 注释:芙蓉是荷花的别称,这里指近水边的荷花;碧沙指沙滩,凉露即清冷的露水;莎鸡是一种昆虫,这里用来作比喻,形容月光下清凉的水面上,荷叶上闪烁着露珠。南来雁指的是南方来的燕子,这里用来形容傍晚时分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荻江是指长江下游一带的水域,官渡是指古代的一种渡口名称。 译文: 几棵树上的荷花靠近水面
题萱蝶图 堂前萱草散满地,朵朵幽花也可怜。 绝爱筼筜相映带,生憎蛱蝶舞留连。 【注释】 萱草:一种野草。 筼筜:水边长有的一种植物,叶子可编织器物,古人常以作书简的代称。 生憎:很讨厌。 【赏析】 此诗为题画诗。全诗通过描写“堂前萱草”与“筼筜叶”、“蛱蝶”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堂前花草的喜爱及对“生憎蛱蝶”的厌恶之情。 首句写堂前的萱草。萱草是一种蔓生植物,它的叶片细长而柔软,像女子的长发
【注释】吴淞:古称,今属上海市。 九月渡江江水落,荻花岸岸与秋连。 译文:九月时,江水已退,江边长满了荻草,岸边的荻花和秋天一样相连。 赏析:诗人在九月渡江时,目睹了江边荻花的景象,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他首先描绘了江边秋日的景致——满眼的荻花,一色黄澄澄,仿佛是一片金色的海洋,这让人感到无比的欣喜。然而,当诗人想到江水也早已退去,而那满江的荻花又该如何收拾呢?于是他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注释】 和靖: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他隐居杭州西湖之孤山,植梅千株,不娶不仕,世称“梅妻鹤子”。看梅图:即《题和靖看梅图》。 鵁鶄(liǎo huī):一种水鸟,形状像凫,嘴长而直,羽毛白色,脚红色。 【赏析】 这首诗是林逋的《题和靖看梅图》。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梅花图画。首二句以问作答,写和靖墓前梅花依旧盛开;三、四句则写和靖墓前的景物。 全诗构思巧妙,用语自然,形象鲜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南海口号六首·其五》。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诗句解释: 1. 炎方物色异东吴 - 指的是南方(炎方)与东部(东吴)在物产、气候等方面有所不同。 2. 桂蠹椰浆代酪奴 - “桂蠹”是指桂林出产的桂木,常用于制作桂木家具;“椰浆”则是用椰肉制成的饮料。这里说用这些南方特产来代替北方的奶酪,意指南方的物产丰富,足以替代北方的奶酪。 3. 十月暖寒开小阁 -
【注释】 1.菊田:指菊花园。 2.摇落西风已怆然:秋风萧瑟,菊花凋零。怆然,感伤、悲凄的样子。 3.金蕤月朵为谁妍:形容菊花的花朵像月亮一样明亮,色彩鲜艳,美得令人心醉。 4.人间无地安花宅:指在人间找不到一个适合种花的地方。 5.洲上于今有菊田:指如今在江洲上已经形成了一片美丽的菊花景观。 6.晚岁拟寻甘谷老:晚年时我打算寻找一位年迈的高人。 7.颓龄幸值傅延年:庆幸自己还年轻
【注释】 谩:徒。 金华山:指浙江省金华山脉,相传为老子成仙之处。古潜溪:即古潜溪河,在今浙江金华市。 秀发:犹“秀发于”。英灵:指贤德的英才。间世奇:世间少有的奇才。 清庙瑟:古代宗庙演奏音乐用的瑟。玉堂诗:指翰林院中作诗的人。 百年:一生。人物:人才。推此老:推重这位老人。一代风流:指当时的文风。 淹留:滞留不前。坠景:凋零衰败的景象。遗编:指《宋太史集》。 【赏析】
【注释】: 曲埼:弯曲的山丘。返照:夕阳反射光。垂虹:指桥。 茅屋两三家:茅草盖的房屋两三座。 风外叶声来似雨: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好像下雨的声音。 莫嗔杨柳不藏鸦:不要埋怨柳树不遮乌鸦。嗔:责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前两句是说,几户人家在弯曲的山丘上,茅草盖的房屋两三座。傍晚时分,太阳西下,阳光反射出的光芒,把天空中的彩云也映染成红黄色了,而那彩虹却像被什么东西隔断似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句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题所给的注释与提示,分析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并据此理解诗意。 首句“一冬风雪出村稀”,首句点明时间,“一冬”指整个冬季,“风雪”点出天气,“出村稀”写出了诗人的所见,“稀”字写出了天气恶劣时的稀少景象,突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颔联“忽见梅花映酒旗”
以下是对吕诚《题秋浦归舟图二首 其一》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 1. 埼岸枫林隔野桥,梵王宫殿在山腰。 2. 扁舟好趁樵风去,莫待寒江落晚潮。 翻译: 1. 埼岸上枫树丛生,野桥横跨两岸,梵王宫的宫殿隐于山腰。 2. 小船应趁着清晨轻风驶出,不要等到寒风中夕阳西下才起航。 赏析: 1. 诗中的“埼岸”、“枫林”和“野桥”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风光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