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发江门百馀里,晓过芙蓉湖上头。
袅袅秋风吹榉柳,层层云气盖船楼。
【注释】
潮发江门:潮水从江门涌出,泛指长江。
百馀里:指距离约一百余里。
芙蓉湖: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为秦淮、长江汇流处。
上头:上面,岸上。
袅袅秋风吹榉柳:风轻轻吹动榉柳,使它们摇曳生姿。榉柳,即榉树。
云气:指天空中弥漫的云。
盖船楼:云气覆盖了船只的楼阁。
【赏析】
这是一首记舟中的景色。诗人乘着一叶扁舟,在晨曦中顺流而下,经过芙蓉湖,远望江门,两岸山峦起伏,树木葱茏,天光云影,交相辉映,真是美不胜收。
首句写舟行的起始地是江门,潮水自江门汹涌而出,浩荡奔流。“百馀里”是夸张之辞,形容江门至芙蓉湖的距离之遥。次句写舟行途中所见,晨曦中过芙蓉湖。芙蓉湖位于今南京西郊秦淮河与长江交汇处。此诗描写的是诗人乘船沿长江东下途中经过芙蓉湖的情景。首句说潮水自江口涌出,这里却用“发”字,意在说明江门离芙蓉湖尚有一段路程。
三、四两句写舟行时所见。“袅娜秋风吹榉柳”,榉柳,即榉树,一种落叶乔木,秋天叶子变红,随风摇曳,犹如舞动的裙带一样婀娜多姿。这两句写的是:阵阵秋风拂动着飘舞的榉柳,仿佛是在向船上人招手致意。而“云气层层盖船楼”,则写出了秋日早晨薄雾缭绕的景象。诗人以“层层”二字形容云气,既突出了云雾的浓密,又暗示了江面宽阔。云气笼罩住了船楼,给人以朦胧迷蒙之感,使人感到一种空濛的美感。
这首诗是写景抒情的小品,它通过写舟行途中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篇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宁静,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