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乳莺啼曙色,送客驱车上南陌。
陌头芳草绿萋萋,今人古人灭行迹。
明发吴侬燕尾𦨣,江卷寒潮飞练白。
鸾童乘月吹紫笙,不似琵琶怨秋瑟。
滕王阁中歌舞阑,一望秋林谢公宅。

【注释】

花间:指花林之中或园林里。乳莺啼曙色:清晨,花丛中的黄莺叫声清脆悦耳。送客驱车上南陌:送别客人,在早晨驱车到南边的路上。陌头:路边。萋萋:茂盛的样子。今人古人:今人也古时的人。灭行迹:消失的足迹。明发:第二天一早要出发。吴侬:指江南一带的方言。燕尾𦨣:即“燕尾裙”,一种长裙。练白:白色的丝绸。鸾童:神话中鸟王和仙女所生之子,此处指月宫仙人的儿子。紫笙:紫色的笙(乐器)。秋瑟:秋天的瑟,指秋天的风声。滕王阁:唐高祖李渊曾被封为滕王,此阁是他建造的。后成为歌舞的场所。谢公:指东晋时期名士谢安,他在会稽郡建了一座别墅,名为兰亭,常与文人墨客游宴赋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的前六句写送别的场景,后两句则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情韵。

首联“花间乳莺啼曙色,送客驱车上南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清晨,花丛中传来黄莺的叫声,诗人正在为朋友驾车送行,车子驶向南方的大路上。这里的“送客”是实写,而“驱车”则是虚化,诗人以“花间”作背景,烘托出一种宁静的气氛;“花间”又暗含着离别之意,所以用“啼曙色”来渲染送别的时间。“今人古人灭行迹”,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诗人用“今人”和“古人”来对比,说明时间的无情,昔日的友人已不再出现,只有那茂密的草丛,依然绿草如茵。这里用“灭行迹”来形容友人的踪迹已经消逝,既写出了送别的凄凉,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颔联“陌头芳草绿萋萋,今人古人灭行迹。”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景象。诗人将“今人”和“古人”对比,用“昔人”和“今人”作对比,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作者的惜别之意,还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明发吴侬燕尾𦨣,江卷寒潮飞练白。”写送别时的情景。“明发”,即天刚亮就要出发;“吴侬”,泛指江南一带的人;“燕尾𦨣”,是一种长裙;“练白”,白色的丝绸。《诗经》中有“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的句子,燕尾𦨣就是模仿燕子的尾巴做成的裙子。这两句诗描写了送别时的景色,既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不舍。

尾联“鸾童乘月吹紫笙,不似琵琶怨秋瑟。”写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鸾童”是指神话中鸟王和仙女所生之子;“紫笙”,指紫色的笙;“秋瑟”,指秋天的瑟。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乘月吹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也表现出他内心的激动和不舍。同时,“不似琵琶怨秋瑟”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惜别之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歌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情韵,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